“昇韻“社會實踐團隊暑期社會實踐閉幕儀式
齊文化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齊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為當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文化繁榮具有深遠的意義。
2024年7月,為探索傳統文化古韻,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昇韻“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兩區5個實踐地點展開,通過訪齊文化故地,喚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激發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讓傳統文化在當代得以傳承和發展,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深入實踐考察齊文化,促進齊文明傳承發展
文化研究院是山東理工大學直屬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設《管子學刊》編輯部、齊國史研究中心、稷下學研究中心等九個部門。團隊圍繞“齊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應用”主題,對齊文化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調研,包括了解齊文明、探尋齊遺跡、發放調查問卷等活動。此次社會實踐讓成員們更好地了解齊文化歷史,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文化素養。這些活動顯示了齊文化研究院在社會實踐方面的努力,旨在促進齊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于文化研究院合照)
感受齊文化多元與包容,傳承其時代價值
實踐團隊成員滿懷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文化的熱愛,走進了位于山東省淄博市的齊文化博物館。豐富的文物展品、詳盡的歷史資料以及生動的場景再現,讓團隊成員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輝煌燦爛的齊國時代。這一旅途,旨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齊文化,領略了齊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其歷史厚重感、文化多元與包容性以及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圖為團隊成員于齊文化博物館合照)
體會齊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18日,“昇韻”社會實踐團隊走進中國課本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成員們了解課本發展史,并學習非遺傳承文化藍染的發展史及工藝。同時,學習齊文化中古戰車的歷史知識,探索齊地陶器發展脈絡。通過實踐親身體會古戰車的制作,彩陶紋飾的創作,感受齊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課本博物館不僅是一家厚重的藏品陳列館,更是一個情景再現、互動體驗、文化休閑的現代化場館,所展現的是文化的傳承。
(圖為團隊成員于中國課本博物館合照)
開展社會實踐過程中,隊員們克服天氣炎熱、道路崎嶇等重重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切實的行動深入了解了齊文化。齊文化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2000多年前齊國的人民構建的齊文化的精神遺韻,歷經滄海桑田的時代更迭而傳承不息。我們應該以歷史上齊人所特有的文化自信與自覺,成為新的歷史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者和傳承者,成為繼往開來創造文化的先行者和引導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