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青創調查(YES)實踐隊走進溫州知名的梧田老街。
隊員們在探尋傳統文化魅力的旅程中,有幸采訪到了三位堅守傳統技藝的匠人——糖畫老師傅、編織小姐姐和制作琉璃的叔叔。

糖畫老師傅
糖畫老師傅從事糖畫制作已有數十載。當被問及如何與糖畫結緣時,老師傅眼中閃爍著光芒,回憶起兒時父輩手中那栩栩如生的糖畫,從此便心生向往。
老師傅說:“糖畫是一種傳統,不想讓它失傳。”談起做糖畫的這十余年,老師傅說困難重重,以前要躲避城管,小心翼翼做生意,這一做就是十幾年。不過現在好了,政府打造了梧田老街,自己有了固定攤位,生意也變好了。
在制作過程中,老師傅憑借精湛的技藝,僅需一勺一鏟,便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將糖漿幻化成各種精美的形象,從靈動的飛鳥到威武的巨龍,甚至是孩童喜愛的動畫人物都十分精美還原,令人驚嘆。

編織小姐姐
而編織小姐姐則展現了編織藝術的獨特魅力,她從事編織行業一年了。傳承非遺,推廣非遺,是她選擇這個行業的初衷,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將傳統編織技法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她所創作的編織作品,既有實用的衣物和飾品,也有充滿創意的藝術擺件,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編織的魅力。
談及創業的困難與希望政府給予的幫助時,小姐姐表示,她白天在家做編織,晚上出來擺攤,由于傳統手工藝品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制作產品,而社會需求相對較少,故創造的財富有限。作為一名初創青年,資源不占優勢,攤位租金顯得較為昂貴,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資金和場地支持。
制作琉璃的叔叔
在一個寧靜的角落,我們有幸邂逅了一位正在制作玻璃制品的老師傅。他的身影,仿佛是一幅凝固在時光中的畫卷,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專注與熱忱。老師傅的眼神始終緊盯著手中的玻璃胚料,那專注的目光仿佛能夠穿透物質的表象,看到玻璃內部即將綻放的美麗靈魂。他的雙手穩健而靈活,如同在指揮一場無聲的交響樂,每一個動作都精確無誤,充滿韻律。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隊員們看到了非遺領域創業者的堅守與創新,也看到了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正煥發出的新活力。相信在這些創業者的努力下,珍貴的傳統文化將得以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