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竹育未來 青春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衢州市開化縣桐村鎮中心小學為孩子們上了一堂以“竹之美:竹工藝品制作”為主題的手工實踐課。桐村鎮中心小學各年級50余名學生參加此次活動。

課上,實踐團成員手把手教孩子們將一張小竹紙做成了一片片色彩鮮艷的花瓣與形態多樣的花蕊。從一張小竹條到一朵竹制“永生花”,孩子們盡情地揮灑著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小竹紙內藏大科技,大科技映射故鄉情。“永生花”的材料源自一項重大科技——刨切微薄竹技術,該項技術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值得一提的是,刨切微薄竹技術的發明者李延軍老師也是開化人,這是一根原竹從開化走出,一張刨切微薄竹紙又回到開化的故事。這些孩子也會如李延軍老師一般,在開化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長成一根根繁茂的翠竹,最終又回饋故里。

課程最后,看著孩子們做的“永生花”和臉上真摯的笑容,實踐團成員們的內心滿是感觸。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一些孩子走進了城市,但有些孩子卻被遺忘在了大山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鄉村留守兒童,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支嫩筍,只是有些土壤過于堅硬不利于竹筍破土而出,但往往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成的竹子才更為堅韌、挺拔與富有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