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城建,校企共行未來|長安大學赴安徽“感校企互聯,觀行業新生”暑期社會實踐紀實(三)
為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方針,扎實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實現產教融合深度發展,推進校企進一步合作。7月31日,長安大學赴安徽“感校企互聯,觀行業新生”暑期社會實踐隊先后參觀了由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承包設計的包河區轉運站、包河區人工智能視覺產業港(中國世界)啟動區項目、高新區集成電路標準化廠房二期三個項目。
圖為實踐隊員與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工作人員合照
首先,實踐隊成員來到包河區轉運站,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垃圾轉運站、環衛停車場、生產輔助設施和生活管理設施等,其中站房結構為地下一層、地上局部三層。在環境工程所所長杜茂林及轉運站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團隊成員了解到垃圾轉運工藝采用豎式壓縮工藝,包括地上一層卸料,地下一層轉運以及中轉設備,共配備8個卸料泊位、2套壓實系統、15臺垃圾轉運車輛和22個轉運容器,滿足了垃圾減量化處理的需求。同時垃圾在壓縮、轉運過程中始終處于封閉狀態,有效緩解了二次污染,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整個過程中實踐隊員充分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垃圾處理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圖為實踐隊員與包河區轉運站項目負責人互動交流
接下來,團隊成員前往包河區龍川路與上海路交口,由安徽省城建院負責規劃設計運營的包河區人工智能視覺產業鏈(中國視界)啟動區項目在此地運作。包河區人工智能視覺產業港(中國視界)啟動區項目是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視覺產業基地,其將重點發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以視頻視覺、科技研發為主導,以科技服務為支撐的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人工智能視覺產業創新體系集聚發展平臺。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人工智能視覺產業鏈項目
規劃設計院方案二所所長牛家瑞及項目工作人員帶領團隊參觀創新展示中心,向團隊成員介紹了目前“中國視界”的發展狀況,為實踐隊員呈現了一個由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打造的產業集聚中心,實踐隊員充分意識到“智慧運營,通達內外”將會是城市交通建設的未來趨勢。
圖為實踐隊員了解新興產業分布情況
最后,實踐隊員來到高新區集成電路標準化廠房。在建筑設計院項目經理陳柱的介紹下,實踐隊員了解到項目占地面積11.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3.36萬平方米,地上單體樓18棟包括獨棟總部、孵化器及綜合配套用房等。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高新區集成電路標準化廠房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響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探討校企互聯運行機制。通過這次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在實地參觀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各類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激起同學們對于城市建設事業的興趣,鼓勵同學們積極投入城市建設事業,對促進創新創業素質培養有極大的幫助。團隊成員將利用本次實踐成果指引自身發展,將初心砥礪信仰,用信仰推動理想,將理想貫徹實踐,用實踐增加人生的厚度。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結束返程圖片
供圖:梁宇哲
供稿:向魁煒、孫嘉旸
審核:落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