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為更深入了解南美白對蝦行業養殖現狀,廣東海洋大學興海種業團隊于2022年8月11日前往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經濟開發區進行實地調研走訪。
興海種業團隊首先來到灤南鑫鹽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場了解對蝦養殖情況,公司負責人與技術人員一同帶領團隊前往養殖場進行走訪參觀,公司負責人向團隊成員介紹了公司現南美白對蝦養殖布局,給團隊成員上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公司負責人表示:“因為近年來氣候變化,加之疫情影響,養殖場虧損嚴重,對蝦養殖陷入了困境,很多品種難以適應北方的養殖模式。”在緊要關頭下,興海種業團隊帶來的“興海1號”及其配套養殖技術,無疑為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帶來的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早在2021年,團隊便已經發覺北方南美白對蝦養殖與南方有較大不同,北方養殖主要為魚塭養殖,養殖單口池塘面積大,超過100畝,但養殖環境鹽度高,
設施化程度低,缺少增氧機等配套設備。團隊深入分析當地的養殖環境,向公司推廣新品種“興海1號”,“興海1號”因其抗逆性強,綜合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非常適合在北方魚塭養殖的模式下養殖,而興海配套“四位一體”養殖技術,又在養殖設施、病害防控、水質調控和生態模式四個方面為養殖提供堅強保障。公司負責人對團隊成果給予高度肯定與贊揚,并進行了一年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的養殖。
在調研期間,公司技術人員表示:“在‘興海1號’從蝦苗到成蝦養殖過程中,公司一直都十分注重養殖水質監測以及飼料投喂,按照標準來進行養殖,在養殖期間也無發現嚴重的病害情況,活蝦的生長情況良好。”隨后,團隊成員與公司技術人員一同前往南美白對蝦新品種“興海1號”養殖基地進行養殖測產檢驗,對“興海1號”養殖成果進行驗收。
本次測產隨機設置了3個測產點,在開展測產活動期間,團隊成員首先登記好每個測產點的蝦池鹽度、水面面積以及對蝦養殖密度,接著協助工作人員在被抽測蝦池的水域中心以及塘邊四周采取隨機撒網、插網的方式進行了取樣,對所測池塘的取樣蝦從單尾長度、重量到總尾長度、總重量計數。公司技術人員向團隊成員講述:“在開展測產期間,為避免誤差產生以及造成大量活蝦脫氧死亡,首先要快速并準確篩選出捕撈上來的少量死蝦,接著對剩余的活蝦用計量尺以及電子秤進行逐只測長以及稱重。”接著,公司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了測產流程,團隊成員負責在旁對相關數據進行記錄。最后,在公司技術人員的專業操作下,每個池塘隨機選取不少于30尾的“興海1號”活蝦進行了體長、體重測量,本次測產活動參照了水產行業標準《對蝦池塘養殖產量驗收方法》,總測產池塘面積為1500畝。
測產結束后,團隊成員分別對3個測產點記錄的活蝦體長和重量數據取平均值,再對3個測產點的相關數據取總平均值并且進行登記,在公司技術人員對最終數據進行了審查并由在現場專家簽字確認后,一致通過了《南美白對蝦“興海1號”新品種引種養殖項目測產報告》。隨后,公司負責人召開了南美白對蝦“興海1號”引種養殖現場測產會,團隊成員在會上對本次測產結果進行了匯報:“測產結果顯示,‘興海1號’養殖成活率較普通2代苗提升了33%,畝產較普通2代苗提升了40%。”成果顯示,“興海1號”能夠適應北方魚塭養殖環境,相比于普通蝦苗,“興海1號”的養殖成活率更高,得到了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
“興海1號”養殖的成果為團隊帶來的巨大的信心,團隊也進一步與公司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討論,不斷完善興海“四位一體”配套養殖技術,繼續突破現有養殖模式,提升南美白對蝦成活率和養殖產量。“興海1號”的測產結果也為團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公司負責人表示:“‘興海1號’在抗逆性強的前提下,養殖成活率還比普通對蝦要高,‘興海1號’是一條有前途的蝦!”
測產會議結束后,公司負責人跟團隊達成了進一步的合作意向,希望在未來,能夠繼續引進“興海1號”。此次調研的圓滿結束,為團隊繼續擴大“興海1號”推廣面積奠定了堅實基礎。團隊將繼續前進,將產品與技術帶到企業與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