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新筑夢,科創未來”創業調研團深入外語類院校考察,探尋新文科人才創就業發展之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創新創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對推動社會經濟結構升級、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為深刻落實雙創政策的各項舉措,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新筑夢,科創未來”創業調研團(以下簡稱為“調研團”)于2023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對語言類高校的自主創業情況和就業趨勢進行調研與分析并探究在新文科背景下,語言類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新思路。
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國家大力支持與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202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營造更優雙創發展生態”“強化創業創新政策激勵”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三方面舉措,更大激發市場活力促發展、擴就業、惠民生。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調研團成員對比分析了外語院校自主創業情況以及部分外語院校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川外與其他外語院校對比
本次調研對象的樣本量集聚于2019—2022年期間我國七所外語類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狀況,圖中數據來源于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圖表 1 2019-2022年外語類院校自主創業情況對比
調研組發現不同學校在不同年份之間的畢業生在創業意愿上存在顯著差異:相較于近兩年的數據而言,疫情前選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明顯具有更加強烈的創業意愿。
通過數據分析,疫情對社會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畢業生為了求穩,越來越少的人選擇創業,因為創業具有高風險、高挑戰。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以網課的形式學習各門科目,創新創業教育也不例外,依托網絡優勢,對學生進行線上引導教育。以往我國高校開設創業教育網課和設置創業專欄,再輔以指導老師的面對面交流與經驗傳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沒有進行實踐體驗的不足。但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僅缺少了指導老師的面對面交流和寶貴經驗的傳授,同時也缺少了學校的監管能力和約束力,這讓高校創新創業培養與實際創業脫節。
2023年開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經濟社會發展暖意撲面、向上向好,經濟逐步回暖,人們的消費也穩步提升。由此,給未來大學生創業帶來更多的機遇。大學生創業肩負著提高大學生畢業創業率和社會穩定等的歷史使命。
綜上,我們發現,外語院校的自主創業率普遍較低,平均自主創業率在0.5%左右。但川外相較于其他院校來說,畢業生自主創業率較高。據報告,2019年川外畢業生自主創業率高達8.91%。2020年疫情對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尤其是小微企業、創業型企業均受到明顯影響,創業難度和創業風險較大。因此,近三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呈下降趨勢,2021年跌至1%。
(二)外語院校畢業生創業行業分析
通過各個院校往年的就業質量報告可看出:各高校畢業生在考慮創業行業意愿上存在相似性。
以大連外國語大學為例,畢業生創業的行業分布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占比48.72%,文化體育和娛樂類占比12.82%,創業行業也與自身專業息息相關。圖源于大連外國語大學2022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圖表 2畢業生創業主要行業及與所學專業的相關性分布
此外,調研還發現,相比于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畢業生創業更加傾向于選擇經濟發達的地區。以北京外國語大學2022年就業質量報告分析為例,該校應屆畢業生中共有 8 人選擇自主創業,其中一半的人選擇在北京創業,其他人則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創業。大城市給予畢業生更多的資源和機遇,但與此同時,挑戰也是不可避免的。經濟發達的地區競爭力較大,刺激創業人員不斷革新。
圖表 3北京外國語大學2022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三)川外畢業生就業行業對比分析
畢業生的就業行業分布前五分別為:教育;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據近兩年的畢業生行業分布報告,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屬于外貿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
圖表 4四川外國語大學2021年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
圖表 5四川外國語大學2022年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
在國家加強對互聯網行業監管力度以及“雙減”政策影響下,畢業生到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就業的比例呈下降趨勢。由于專業限制,外語類院校學生大多數不能從事類似于機械軟件類的技術崗,于是,我們調研團聚焦外貿與人力資源服務業兩個行業進行調研與分析。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國加強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政策,進一步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企業和國家通過全球化的擴張,實現了跨國經營和多元化經營,為其商業成功和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貨物進口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國。外貿對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高效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促進就業,增加收入,釋放創新活力,滿足人民消費需求,解決當前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高產業和經濟發展國際競爭力起到重要帶動作用。但是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增加,這也要求外貿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自主創新。總體來說,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趨勢良好。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是指企業為了滿足其勞動力需求而向招聘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行業,目前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部門,也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行業。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根據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2011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規模達到了2.5萬億元,而到2016年,這個規模已經達到了7.5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6.5萬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發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管理條例》等,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隨著社會發展,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受到了技術的影響,如人工智能、大數根據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為企業招聘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務?梢姡肆Y源服務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調研為深入了解高校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看法和理解以及目前的畢業生就業分布情況,以此來分析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和問題,以便給予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創業,為未來自身的職業規劃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積極探索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為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方面提供參考價值;在摸清現狀的基礎上,為有關部門制定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提供相關依據,進一步緩解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所謂“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富民之源”,此次調研回訪活動緊扣國情社情教育,結合對國家創業相關政策方針的深入了解,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深刻認識,探索加快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途徑與方式。
(文字:陳海玉、鄒佳藝; 圖片:已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