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學,我就會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那一年,我17歲,念中師一年級。17歲正是多思、多夢、易躁動的青春驛站。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次微笑就能夠泛起內心的漣漪,掀起情感的波瀾,足夠令人回味許久。
自初中起我就非常喜歡踢足球,進入中師之后依然鐘愛著足球。那時班與班開展了足球對抗賽,作為班主力隊員的我,經常給活躍在賽場上。梅子與我同班,也是足球愛好者,但只能是算個只看不踢的球迷。她是一個留著碎發、面容清秀、笑起來總有兩個甜美酒窩的女孩。每當有我們班的比賽時,梅子總是站在足球場邊為我們助威、加油,賽后她還為我們的表現作評述,贏了她會為我們喝彩,輸了她會鼓勵我們下一場努力踢好。就在她的悉心“指導”下,我們班獲得了參賽幾個班級的冠軍。那一刻,前來觀戰的同學振臂歡呼,作為隊員的我們更是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欣喜若狂。而站在一邊的梅子卻只是微笑著注視我們。
我和梅子的友誼就是在彼此的微笑中開始的。鐘愛體育的我常鼓勵在體育上較弱的梅子多出去晨跑以鍛煉身體,于是每天晨曦初露時頑強的梅子就已奮戰在跑道上,而一直都有晨跑習慣的我自然少不了與她在跑道上相遇,那時我們就會報以對方一笑然后繼續跑著。那一學年我的漢語成績較差,而漢語卻剛好是梅子的“強科”。有一次我的漢語考試“光榮”地獲得了全班的倒數第一名,那一刻,我內心沮喪到了極點。梅子見我一副心灰意冷的爛攤子模樣后,主動的伸出了友誼之手,她先用一句話鼓舞我永不言敗---“珍重自己,美好的明天要靠自己奮斗。是強者,他會在失落中反省然后再度崛起,你還在猶豫什么呢?”當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句話的神奇力量,因為后來的事實證明了這句話足足影響了我三年的中師路。當時的我只知道梅子是在安慰我,鼓舞我不要放棄。而后梅子主動地幫助了我的漢語,在她的細心幫助下,我的漢語成績終于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就在這一次次的交往中,漸漸地我發覺自己總要注視著梅子的一舉一動,不管是課上還是在課余,不管是在現實還是在夢里,至此我才知道自己已經是悄悄地愛上了梅子,喜悅與不安一直在內心涌動。在迷惘中我還是清醒的看到了自己的諸多不足,與各方面都很出眾的梅子對比起來實在是相差甚遠。總是這樣或那樣的對比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但我仍固執的以為她也許也會喜歡我。當這種情緒在激烈的爭斗時,痛苦就占據了我的內心。于是,一方面我將情感的壓抑一一訴諸日記,另一方面我將與梅子的友誼也在我的太多沉默之后逐漸冷淡。
就在這筆端的一次次傾訴之中,我喜歡上了文學。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古今中外的名著,補充精神營養。我筆耕不輟,毫不放過任何一次瞬間的靈感,不知疲倦的寫著,寫完以后就立即投稿,內心發誓總有一天要讓梅子刮目相看。就在只有我和老天才知道的一連串的失敗之后,終于,我的文章從班際刊物逐漸走向了校報及校際刊物,又進入了普寧電臺、《普寧青少年報》和《普寧報》。更為欣喜的是困擾了我一年多的“單相思”也在這一次次的奮力搏擊風雨之后被徹底的拋開,我和梅子的關系又奇跡般地日趨正常化。從此,我結束了“為她而寫”的悲壯歷程,轉入了“為心而寫”的嶄新開始。盡管如此,我依然為這個巨大的精神支柱而深深地感動著。
日出日落,月缺月圓。轉眼間已是到了中師的最后一程。校園里籠罩著絲絲的離愁別緒,同窗三載的好友互相寫著同學錄,為這三年的友誼描下隆重的最后一筆。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我為梅子寫下了這些話:“我要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無私幫助,我會永遠記住你留給我的那一句影響了我三年的話------珍重自己,美好的明天要靠自己奮斗。面對離別,我心坦然。祝福你,好樣的女孩,未來的日子里,一路走好。”而當她將我的同學錄寫好遞給我時,我迫不及待地迅速翻到她寫的那一葉:“曾拜讀過你的杰作,但已模糊,只依稀記得在《沒有月亮的夜晚》,你寫過《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一段成長歷程,多少酸甜苦辣,所有的情感都在你的筆端釋放開來。《夢圓何方》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當你在抉擇時,正體現了你的生活準則。’理智的抉擇,讓你收獲了一份最真的情誼。但愿友人的祝福能伴你激進的一生!”《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和《沒有月亮的夜晚》都是我所寫的關于我和梅子之間的故事,發表在一家報紙上,真沒想到梅子也看到了。看著這一行行秀美的文字,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
畢業的鐘聲在六月敲響。畢業座談會完畢,三年同窗的同學陸續離校而去。望著梅子漸行漸遠的身影,我默默地揮了揮了手,告別了梅子,告別了校園,也告別了我的初戀情懷。沒有傷感,沒有彷徨。我只知道,從此我將不再輕易去言愛,我將珍惜昨日那筆青春的精神財富的饋贈,我還將永不放棄我的摯愛,依然用筆去書寫我的風雨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