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專業調研團隊歷時45天,以“三段式跟蹤法”深入調查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全面摸排當地研學旅游資源的分布特征、運營現狀與發展潛力,不僅厘清了資源稟賦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更為兩者深度融合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撐與可落地的實踐路徑。
本次調研于2025年9月1日啟動,至10月15日結束,分為籌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籌備階段,調研團隊召開專項會議,明確目標、分工與流程,制定實地走訪計劃和調查問卷模板,并積極對接當地文旅部門及各景點負責人,為調研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9月13日至14日的實施階段,團隊深入九門口水上長城、遼西抗日義勇軍事跡展示館、大臺山果樹農場、碣石國家級海洋公園等重點點位,通過實地觀察記錄資源現狀與設施情況,與文旅部門工作人員、景點講解員深度訪談,收集一手信息,同時拍攝320張現場照片、15段視頻素材,直觀呈現綏中縣研學資源風貌。總結階段,團隊回收整理217份針對中小學師生、家長及教育行業從業者的調查問卷,匯總采訪記錄與實地資料,深入分析資源優勢與現存問題,最終形成調研分析報告。

圖 1 團隊成員與講解員深度訪談
調研結果顯示,綏中縣研學旅游資源與鄉村振興存在高度契合性。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如九門口水上長城、遼西抗日義勇軍事跡展示館等,不僅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活動,還能吸引游客走進鄉村,帶動周邊鄉村的餐飲、住宿需求。綠色生態資源中的大臺山果樹農場、祝家新村,本身就是鄉村振興的典范,學生在參與農事體驗、了解災后重建成果的過程中,能帶動農場果品銷售、新村民宿消費,為鄉村經濟注入活力。藍色濱海資源周邊鄉村,可依托海濱研學活動,發展海鮮餐飲、漁家樂等產業,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可以說,綏中縣的研學旅游資源,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

圖 2果樹農場采摘
基于調研成果,綏中縣明確了研學旅游與鄉村振興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第一步,聚焦旅游資源整合,建立統一統籌機制,打破資源壁壘,將紅色、綠色、藍色資源有機結合,形成以“三色研學”為核心的協同體系,例如將長城文化與紅色教育聯動,濱海資源與生態農業整合,為鄉村研學產業發展奠定基礎。第二步,依托整合后的資源,開發特色研學路線,設計“紅色文化傳承+鄉村體驗”“綠色生態探索+農事勞動”“藍色海洋認知+漁村生活”等主題路線,吸引更多學生與游客前來,帶動鄉村相關產業發展。第三步,以特色研學路線為核心,提升綏中縣旅游知名度,打造統一品牌形象,通過短視頻平臺、旅游OTA平臺擴大宣傳,吸引省外游客,進一步釋放研學旅游對鄉村振興的帶動效應。
此次調研為綏中縣研學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隨著各項規劃的逐步落地,綏中縣有望打破發展瓶頸,實現研學旅游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雙向賦能,書寫文旅與鄉村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