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深入了解國家管道的布局、規模、運營情況以及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地位,發掘管道前沿技術,關注行業發展趨勢,7月19日至22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能源動脈實踐團走進國家管網漠大線沿線作業區,開展調研學習。
探秘北國油龍,感悟北緯53º文化
7月19日上午,儲建學院“能源動脈實踐團”師生赴國家管網大慶輸油氣分公司開展學習座談會,大慶輸油氣分公司組織宣傳部部長梁士平、管道管理部經理張振榮、組織與宣傳部經理畢波、儲建學院專職輔導員韓棟庭、生產運行部專員蔡文超、組織與宣傳部專員文濤及實踐團成員參加會議。
梁士成向實踐團介紹公司生產運行概況 閆德博攝
實踐團成員認真聽取分公司生產操作流程 閆德博攝
會上,梁世平對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雙方共同觀看公司宣傳片,了解漠大線管網的發展歷史和具體情況。胸懷國之大者,鎮守神州北極,為共和國加油。隨后梁世平又對國家管網公司的建設和漠大線管道工程進行了補充介紹。韓棟庭表示希望校企雙方加強合作,在人才培養、科技攻關、平臺建設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與學校加強合作。在交流討論環節,雙方就人才培養與引進、畢業生的招聘、管道的數字化智能化的實現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文濤對大慶輸油氣公司北緯53°文化的傳承展開了細致的解讀:鎮守神州北極,為共和國加油。全體漠大管道人,戰嚴寒、斗酷暑、穿林海、過雪原、闖“三關”、避“八險”、防凍脹、查融沉、破冰壺,克服重重困難,為保漠大線安全運營。
深入油龍之源,探尋“八三”管道精神
7月19日下午,實踐團前往林源作業區參觀學習。隊員們在書記田寒月的帶領下參觀了站場。在參觀的過程中,田寒月對現場內的儀器設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且解答了隊員們提出的相關問題。隨后林源作業區書記田寒月、主任杜文友、副主任崔艷坤、儲建學院輔導員韓棟庭及實踐團成員舉辦交流座談會議。會議伊始,田寒月首先就作業區情況及思政引領方面做了全面的匯報。他提到:林源作業區通過不斷錘煉隊伍,貫徹“創新”立企強企方略,“五新五小”助效益提升,努力打造一條優秀的團隊。油氣儲運工程專業11屆校友崔艷坤分享了他在作業區工作的真實感受,并且對在校生提出“多關注行業前端、多走進基層、多理論聯系實際”的三點要求。田寒月向實踐團詳細講解了“艱苦創業、勇于實踐、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八三”精神, “八三”精神既有永不過時、永不磨滅、永不褪色的“恒量”,更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變量”。在“變”與“不變”之中,“八三”精神能夠以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旺盛生命力、強大的感召力、無盡的創造力,成為油氣儲運行業始終堅守的光輝坐標和永恒的精神家園。
校友與實踐團開展座談交流 閆德博攝
林源作業區辦公樓前實踐團合影 王志達攝
探秘林海之珠,體悟能源脈搏
實踐團韓棟庭老師在加格達奇作業區開展思政教育閆德博攝
實踐團聽取作業區主任趙偉濤的講解 閆德博攝
7月22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能源動脈實踐團走進國家管網加格達奇作業區,開展調研學習。隊員在作業區主任趙偉濤的帶領下參觀加格達奇作業區工藝區、加格達奇維搶修中心、活動室、辦公樓。雙方在座談中就校企合作、人才引進、黨政引領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交流。通過講解實踐團了解到加格達奇作業區的發展歷史,作為林業會戰的指揮中心,無數壯士在此奉獻了青春力量。國家管網林源作業區作為加格達奇最大的企業,也將通過不斷錘煉隊伍,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
漠大線作為國家四大油氣戰略通道之一,對于國家能源安全至關重要。深入調研漠大線沿線作業區,全面深入了解國家管道的布局、規模、運營情況以及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地位,發掘管道前沿技術,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同時激發實踐團成員的行業責任感和愛國情懷,為石油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王志達、閆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