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踐行和發揚雷鋒志愿服務精神,近日,一支由濟南大學的學生們組成的“綠小青”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承載著滿滿的熱情和對長者們深深的敬意,踏上了前往梁山縣敬老院的路程。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探訪,更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是一次青年與老年的溫馨對話。
圖為志愿服務團與老人們的合影
讓夕陽更紅,讓晚霞更美。敬老院里,實踐團成員與老人們談心聲、聊家常,通過親切的交談了解老人們的生活情況、身體狀況,經過聊天互動“破冰”,實踐團成員與老人們慢慢拉近了距離,志愿服務團的成員們以這樣的方式,傳承著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這不僅是對老年人的尊重和關愛的表現,更是社會責任在青年身上的體現。
此次活動中,志愿服務團的成員們精心準備了一系列貼心的志愿服務,他們分組配合,服務明確,讓老人們充分地感受到了溫暖與愛。
傳承記憶,共話桑榆。以上是志愿服務團的成員們為老人們朗讀報紙新聞和經典文學作品,與老人交談,相互分享有趣故事的溫馨畫面,這讓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豐富。
童心未泯,積木傳情。除故事分享與閱讀外,成員們還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帶去了4D搭建積木。通過志愿服務團成員們的講解與幫助,老人們成功體會到了孩子們的樂趣,當一支一支積木搭建起來的時候,老人們的心情也隨之沸騰,搭建積木的游戲并不僅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種心靈的橋梁,讓爺爺奶奶們重新找回自信,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看著搭建的成果,老人們的臉上洋溢出開心的笑容,而服務團的成員更是收獲到了別樣的快樂。

用心清掃,情暖金秋。服務團的成員們在養老院負責人的帶領下,用掃帚將敬老院中的紙屑、落葉等雜物一一清掃,大家干勁十足,希望能為老人們創造一個更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老人們看著隊員們忙碌的身影,眼睛里充滿了慈愛,在一聲聲夸獎中,打掃衛生也變的不再勞累。

傾聽歲月,對話心靈。志愿服務不只是我們為他們做了什么。上圖是志愿服務團成員細心傾聽老人心聲的畫面,老人們為服務團成員們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分享著他們的生活。在與老人的交談過程中,實踐團成員不僅聆聽了屬于他們那個時期的紅色故事,還借此機會向老人們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讓老人們更加了解國家的發展和變化,在此過程中,老人們紛紛表示“國家好啊,政府好,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政策和環境,你看我們這里有護工,有食堂,有活動室干干凈凈的,真的讓我們做到了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于所依,還有你們這些大學生來看我們陪我們說話,多好啊”,聽完老人們的話,團隊成員都很激動,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為民造福”的情懷。這種跨時代的交流,讓實踐團成員感受遇到了紅色精神的傳承和凝聚力。
除上述活動外,我們還看到了有為膝蓋不適的老奶奶按摩的身影,幾位志愿服務團成員聚在一起幫忙摘菜的畫面等等。
這一個個舉動,一件件服務,對于志愿服務團的成員們而言,更多的是收獲而非給予。他們不僅為老人們帶去了關愛和歡樂,也在服務中成長,學會了感恩和責任,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背景下,年輕一代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任。他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前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