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大學生村官林李根的艱難創業成功路
三月陽春,位于曉塘鄉月樓村一處被叫做“南向坑”的山地內一片生機:山間樹木蔥蘢,30畝碧綠的桔樹林里,上萬羽土雞忽而“閃”進樹叢,忽而跳上枝頭,忽而又“撲棱棱”地飛向高處山坡,而在山地另一邊的雞舍里,幾百只土雞正安詳地臥著下蛋……望著這片景象,扎根在這塊山地內的大學生村官林李根特別欣慰。他說:“如果讓我再對人生做一次選擇,我依然會選擇這個平凡而光榮的稱呼:大學生村官!”
起錨——放棄夢想回鄉當“村官”
今年28歲的林李根是曉塘鄉美礁碶村人,是我縣第一批被錄用的“大學生村官”。他說,他從來就沒有想過在接受了4年的高等教育以后,有一天還是回老家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
林李根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貧窮”來形容。他告訴記者,父母都是文盲而且身體都不好,母親還是個聾啞人,一直以來,家里所有的收入就是父母打零工加起來的幾百元錢。林李根十分清楚家里的境況,所以從邁進大學校門以后,他就沒伸手問家里要過一分錢,并且還用每年的助學貸款、獎學金以及平時勤工儉學積攢起來的錢主動承擔起了家里的開支。
畢業以后,和千萬個80后大學畢業生一樣,懷揣夢想去大中城市“闖蕩”也是林李根最大的愿望。但一想到家里兩個50多歲的老人,作為獨生兒子的他又漸感身上責任的重大,所以,他還是放棄夢想回到家鄉,在天安集團找了一份機電加工的工作。林李根向來是一個努力而且優秀的人,進天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被另一家機械公司“挖”去擔任經理助理。按理說,三四千元的月工資對一個剛進入社會的毛頭小子來說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林李根心里卻還是空落落的。經歷了5年多在外學習打拼的日子,林李根開始想念起了家鄉。那萬畝的田野,淳樸的民風,勤勞耕作的農民,還有年邁的父母,林李根的思念一天一天的強烈。
2007年,全縣招聘第一批“大學生村官”,權衡再三,林李根毅然放棄了收入頗豐的經理助理一職,報名參加了大學生村官的招考,并順利錄取被分配到離家不遠的曉塘鄉新廠村擔任大學生村官。
可愿望總不盡如人意。到新廠村剛上任的一段時間,林李根越來越覺得這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和自己原先頭腦里想象的實在太遠了,自己的工作只是幫助村委會打打文件,做做會議記錄。
時間越久,林李根心里的挫敗感就越加強烈。有一天,他終于找到了當時的村委會主任,要求村里給他一點實質性的工作。可是,村委會主任卻為難了,一個毛頭小伙能干什么呢?當時村里正在搞農村合作醫療費用征收的事情,于是,林李根就主動請纓去征收農村合作醫療費。但村委會主任卻給林李根潑了一盆冷水:“咱們村情況比較復雜,做村民工作可不是你想得那么容易的。”但此時的林李根幾乎快“閑”怕了,得知有這么一檔事,他就像拽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愣是把這事攬了下來。因為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也沒那么多心思,反倒讓村民更加信任這個毛頭小伙,林李根辦起事來不僅游刃有余,還與村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揚帆——找到自我揚起創業風帆
林李根說,“收費員”才是他真正踏入農村工作的第一步,也正是這一步,讓他對農村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漸漸明白,眼下村民的收入問題是農村工作的大事情,身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該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引導村民創業致富。創業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林李根腦海里一天天膨脹。
創業需要資本還需要經驗,可是林李根一沒錢二沒門路,要實現帶領村民創業致富的想法就更難了!正在林李根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遇上了他這一生自認為最重要的一位“引路人”——新廠村蛋雞養殖戶張小國。
新廠村是曉塘鄉有名的蛋雞養殖村,全村擁有存欄蛋雞6萬羽,而張小國是其中最大的蛋雞養殖戶。林李根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張小國的養殖場,因為之前工作上見過面,兩人便很自然地攀談起來。林李根表示自己很想創業,誰知張小國聽后,立即給他指了一條道——養肉雞。可養雞就得租土地,搭雞棚,還要買飼料,雇工人,自己哪來那么多錢,更何況又沒這方面的經驗,林李根有點退縮了。他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張小國,可沒想這張小國是個熱心腸,主動應允只要他開辦雞場,就免費提供飼料和技術支持。在張小國的熱心鼓動下,林李根就這樣買了800羽放山雞硬著頭皮當起了“雞倌”。
當“雞倌”的日子,林李根幾乎每天都是揪著心過日子。那段時間,只要一有空,他就不停穿梭在張小國和自己的雞場,每天看著這800羽雞一天天長大長肥,看著它們覓食,看著它們穿梭往來。林李根和父母還把家搬到了雞場,每天吃在雞場,住在雞場,就差沒抱著這些雞睡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林李根的細心照顧下,這800羽雞長得個個肥碩,算下來倒也賺了16000元錢左右,為他的創業開了一個好頭。
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林李根就更堅定了創業的想法。第二年,他從朋友親戚那里借了5萬元錢擴大養殖規模,養殖數量從原先的800羽增加到了2400羽。原本以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必定會更加得心應手。可哪想在肉雞銷售黃金期即將到來的前三個月,林李根突然發現其中有1000多羽雞突然停止生長了。他又急又怕,要是再這樣下去,這錢怕是要打水漂了。林李根立即請來張小國幫忙尋找原因,在查看了現場雞舍情況后,張小國冒了一句:“受寒了,死心吧,沒救了!”短短幾個字,卻像一把利刃刺在了林李根的心上,要知道這次投資的大部分錢都是借來的,本想著賣了雞就能還上,現在鐵定是還不上了。林李根連續好幾個星期都沒緩過神來,他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在農村工作的路上,他又一次陷入了迷茫。
遠航——汗水和智慧助力遠航
可是面對5萬元的債,面對家里年邁的父母,林李根明白自己必須從失敗的深淵走出來。2009年初,林李根隨同村干部一起去東陳鄉、定塘鎮考察。在考察過程中,他突然發現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肉雞養殖效益普遍降低,大白鵝養殖效益卻是一路看漲,他思量著如果能把養雞和養鵝結合起來,就能大大降低養殖風險。回來以后林李根就像是尋到了寶一樣,心里非常激動,當天晚上就上網查詢了大白鵝養殖的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以及相關的養殖方法。當年4月,林李根通過鄉政府在信用社取得了8萬元的青年創業貸款。有了錢心里就有底了,林李根隨即在自己家門口租了6畝土地,采用大鵝和小鵝套養的模式,先后分三批共引進5000羽浙東大白鵝。
林李根說,在尋到新路子以后,自己創業的勢頭更強勁了,只要是有可能賺錢的門道,他一個都不放過。那一年,在養雞養鵝的基礎上,林李根還在自家門口承包了4.8畝池塘,一邊養鵝一邊養龍蝦,當年就賺了近7萬余元。
2009年,林李根隨曉塘鄉政府組織的考察團到江蘇徐州、廣西全州考察學習循環生態農業。當地先進的生態養殖模式好像一個警鐘一下子敲響了林李根:在市場上趨于飽和的創業項目上,依靠簡單的規模擴張是缺乏競爭力和生命力的,必須要走特色化發展之路,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回來以后,林李根又把目光投向了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每次創業,項目的選擇是最讓人頭疼的,這次也不例外。2009年9月份,在經過了一段迷茫的日子后,林李根無意間在網上看到江蘇一帶有養殖戶用蠅蛆喂豬,產出的豬肉要比傳統飼料豬價格貴上好幾倍。林李根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蠅蛆可以喂豬,那可不可以喂雞呢,如果這一模式成功的話,那就能提升村里傳統的蛋雞養殖業。林李根把這一想法告訴了村書記和農辦主任,沒想到三人一拍即合。
2009年底,林李根聯系了鄉里2位合伙人共同開辦了象山駿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從江蘇引進20萬只蠅蛹,嘗試1000羽蛋雞生態養殖試驗,并創立了“雞糞-蠅蛆-蛋雞”的生態鏈養殖模式。林李根告訴記者,食用蠅蛆的蛋雞不僅產蛋率提高近一成,而且產出的“五谷蟲蛋”與普通蛋相比,具有蛋黃大、顏色深,蛋清黏稠等優點,而且富含卵磷脂、硒、維生素、氨基酸等元素,所以投放市場后得到市民廣泛歡迎。試驗成功后,公司馬上擴大規模,投入100多萬元在月樓村承包了50畝土地,從仙居引進了2000多羽三黃成雞,目前“蟲子雞”已擴大到8000羽,日產蠅蛆200公斤。現在每一枚雞蛋能賣到2.5元,年銷售額達到60多萬元
看到別人家的雞蛋賣到將近25元一斤,而自己家的卻只有8元錢一斤左右,不少村民紛紛上門“求經”。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去年10月份開始,公司專項投資30多萬元,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殘疾人扶貧基地,為近3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參與項目的殘疾人家庭平均每戶每年增加收入近2萬元。
創業的道路是充滿艱辛的,在這近4年的創業苦旅中,林李根收獲了成功,也付出了旁人所不能體會的艱辛。他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如果能有下得了苦功、受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的勇氣和毅力,跌倒后再爬起來,總結教訓繼續前進,就能在創業的道路上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發布時間:2019-11-04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