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森,男,1986年生,吉林省樺甸市人(現寧夏鹽池人),2007年7月畢業于白城師范學院,畢業后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來到寧夏。2011年9月參加寧夏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選派到吳忠市鹽池縣,先后擔任過馮記溝鄉馬兒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和馮記溝鄉汪水塘村黨支部副書記。2012—2015年連續被縣、鄉評委“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個人”;2014年,他被鹽池縣委組織部評定為“優秀等次”大學生村官;2015年度被共青團鹽池縣委員會評為“青年崗位能手”;2016年被鹽池縣人大辦評為“新聞宣傳先進個人”。經上級部門推薦,2012年11月8日至17日,他參加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扶貧辦舉辦的寧夏貧困地區大學生村官素質提升專題(蘇州)培訓班。
今年以來,劉石森積極投入到精準扶貧主戰場,全力助推汪水塘村精準扶貧工作,并從五個方面將全村精準扶貧和基層黨建工作相結合,促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開展。
一是帶頭宣傳扶貧政策,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大學生村官劉石森帶頭深入學習中央、區、市和縣精準扶貧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準確把握“六個精準”的工作要求,熟練掌握扶貧政策業務知識。通過入戶走訪、宣傳欄等形式,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及各項惠民政策向貧困群眾講好講透,堅定他們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引導貧困群眾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求富裕求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是帶頭落實扶貧措施,助力扶貧政策落地見效。作為村黨支部副書記的劉石森積極協助村“兩委”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的落實。他主動聯系幫扶單位,在多次溝通下,鹽池縣煙草專賣局副經理孫桂蘭及13名黨員為汪水塘村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發放了2袋化肥,解決貧困戶的生產困難。同時,他還要求該局黨員干部加強與幫扶對象的聯系,時時關注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情況,經常上門與幫扶對象見面,推進幫扶措施落實,確保幫扶對象如期脫貧。
三是帶頭開展“兩學一做”,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劉石森勇當“學做先鋒”,提前行動起來,為黨支部制定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成立了“兩學一做”協調小組,安排了學習計劃,為全村黨員講黨課、佩戴黨徽、發放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為老黨員送去學習資料,組織全村黨員參加專題討論等等,讓每一位黨員在“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中不掉隊。同時,劉石森與村“兩委”班子多次深入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了解掌握貧困戶生產生活狀況,分析致貧原因,并將貧困現狀梳理歸類,根據分類情況,確定對不同對象的幫扶辦法,主要在特色農業種植、灘羊養殖、技能培訓提升等方面制定幫扶措施,千方百計帶動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
四是帶頭公開服務承諾,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新形勢下的“脫貧攻堅”工作,不僅考驗的是廣大黨員干部的務實作風,更是對黨員干部實干精神的挑戰和檢驗。“我承諾:年內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捐助金財家100元。”汪水塘村大學生村官劉石森在村黨員大會上公開表態。在召開的黨員大會上,廣泛征求意見,梳理形成黨員承諾,建立黨員一句話承諾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24名黨員全部認領了承諾項目,并通過黨務公開欄、承諾公示欄公開亮諾,接受監督,促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同時,對未脫貧的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定人定戶進行幫扶監督,要求18名有發展能力的黨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與行政村簽訂脫貧攻堅幫扶監督責任書,人均幫扶監督2-3戶貧困戶,力促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五是組織縣鄉人大代表,力助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劉石森積極組織縣、鄉人大代表協同駐村脫貧工作隊,深入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宣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政策措施的知曉率。同時,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部分縣、鄉人大代表聯系1-2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并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每位人大代表都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光榮職責,充分發揮了基層人大代表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五年與當地群眾接觸,劉石森被村民們的樸實善良所打動,而他的真誠熱情同樣獲得了群眾的好評,群眾也愿意主動找他交心談心,并把他當成了好朋友,他用真誠和樸實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干群關系。劉石森也把自己的戶口從吉林市落戶到了鹽池縣,在西部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