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女,1986年生,土生土長的苗寨人,2010年9月,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后,毅然回到她的生長地——地處深山的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苗寨當村官。幾年來,她放棄考錄公務員和進入企事業單位的機會,安心扎根農村,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
發展產業,引領致富
當村官后,楊寧拿著筆記本,走村進戶了解情況,并一一記下來。安陲鄉擁有豐富的竹子資源,發展竹子粗加工業有著獨特的優勢。為此,她曾自費前往廣東、海南、北海等地考察竹子業。她發現經過初加工后的竹子調給廣東、北海老板,可以省去竹子收購差價,從而提高群眾賣竹子的收入。2013年1月,在考察中,她與廣東、海南、北海老板簽訂了銷售協議,將粗加工的竹子調往廣東、海南、北海。由于她的竹子收購價格高出市場價格,所以群眾都愿意將竹子賣給她。僅此一項,該鄉農民年增收十萬元左右。
扶貧助學,傳遞愛心
2015年,楊寧在走訪群眾中,發現殘疾人潘健強因生無名毒瘡,臥病在床無人照顧。楊寧到村委的第一天,即帶他去醫院看病,并為他交納新農合費用,楊寧還到縣城給他買好的藥品,經過一個月潘健強已基本能行走了。
“她是好人啊!”該鄉臥病在床下肢癱瘓的梁海春感動地說。幾年前,梁海春因癱瘓癥一臥不起,家庭的所有負擔都壓在愛人身上,小孩讀書成了很大困難。楊寧知道后,決定從2014年起每月給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梁翠麗提供每月100元生活費,并在學習上給予輔導。
堅守苗寨,無怨無悔
她要留在苗寨,發展高山生態農業,讓更多農民走現代農業之路,讓農民早日致富。2014年,楊寧以“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成立高山葛根示范基地。2015年,已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在交通便利的暖坪村流轉了100畝土地,帶領43戶農戶種植高山葛根,畝收入4000多元。這種作法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可以改變村民的觀念,把科學的種植技術運用到山區中,促進農民增收。2016年,楊寧帶動96戶貧困戶種植300畝高山葛根,畝收入4000元。今年,楊寧帶動全鄉463多戶貧困戶種植1000畝高山生態禾花米,采取“稻、鴨、魚、菌”的生態模式種植,預計畝收入3500元,以產業助扶貧,切實讓貧困戶脫貧。
為了解決種得下,有銷路,得收入的問題。楊寧建立了網絡銷售點,組織融水縣6位大學生村官成立融水縣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在融水縣8個鄉鎮成立了“苗村倌”農產品電商中心,確保生態農業產品能遠銷外地外,去年幫助村民銷售100多萬元的農產品,大大增加苗胞的收入。
由于工作突出,楊寧由最初的村官選為村黨支部委員,2013年,掛職村黨支部副書記一職。2012年度分別被評為柳州市“十大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融水縣“十佳創業能手”;2013年分別被評為柳州市“優秀大學生村官”和“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2015年2月當選全國鄉村創富好青年,成為柳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青年;2015年3月榮獲廣西區“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2016年3月榮獲柳州市季度“最美柳州人”;2016年3月獲得柳州市“十佳文明市民”;2016年5月榮獲廣西五四青年獎章。
“成績屬于過去,能帶領苗胞脫貧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夢”走在風景如畫的山間小路上,楊寧道出心中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