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振興,職業教育何為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鄉村振興成為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的新重心。
“作為脫貧攻堅‘排頭兵’的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應該有更大的作為。”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在談及鄉村振興話題時建議,以職業教育為引擎,帶動鄉村振興進入快車道。
脫貧攻堅成果怎么鞏固?
健全幫扶長效機制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在5年過渡期,如何確保貧困村脫貧不返貧、不產生新的貧困人口,成為“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應當邁好的第一步。
“職業教育側重實踐技能培養,具備‘拔窮根’、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特色,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學院執行校長李孝軒說,“在脫貧攻堅中,職業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兜底’上,即‘職教一個、就業一人、脫貧一家’。要防止返貧,還是要持續做好兜底。”
他建議,建立職業教育“兜底招生”“傾斜招生”的制度體系,保障貧困邊緣群體和易返貧家庭學生能夠更大范圍和更大限度提升受教育水平。同時,打通貧困學生就讀中職—高職—本科的路徑,并鼓勵學生回到生源地農村地區就業,推動農村全面發展。
創新幫扶模式是職業教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另一路徑。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曾參與幫扶四川省深度貧困村——涼山彝區瓦子村,幫助當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西門塔爾”肉牛品牌。他認為,脫貧地區村民普遍存在職業教育缺乏、職業技能滯后的問題。因此,更應該充分發揮職業院校作用,組織師生深入脫貧地區進行科技幫扶、精準幫扶、特色幫扶,開展農村勞動者和返鄉農民工的針對性培訓,促進農民全面發展。
此外,健全職業教育長效幫扶機制,僅僅依靠當地還不夠。李孝軒建議,繼續實施“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行動計劃”,以促進當地鄉村振興為目標,強化東部職教聯盟與中西部中職學校的幫扶制度體系,確保幫扶成效落到實處。
鄉村建設人才從哪里來?
盤活存量培優增量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
然而,人力資本的培養和積蓄并非易事。
“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進村、90后不提入鄉、00后不當農民,這似乎已成為當代人的普遍心態。”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李青對當前農村人口單向流出、鄉村就業吸引力不足等問題表示憂心。
沒有人才,鄉村振興就缺乏支撐。李青建議,通過農村職業教育,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然而,在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朱曉進看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漸漸被邊緣化”,雖然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總數和在校學生總數不斷提升,但并沒有轉化為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人才優勢,尤其是農村職業教育,存在招生難、用人難的問題。
李孝軒認為,農村職業教育自身存在短板,尤其是地方職業院校與鄉村發展的契合度不夠高,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的需求有脫節。
“涉農類、經營類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供給不足,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知識、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職業教育體系仍顯缺乏,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細水長流’式內涵發展。”李孝軒分析。
朱曉進建議,職業教育面向鄉村振興,應該采取更務實、接地氣的工作思路,通過盤活人才存量,吸引人才增量,解決人才培養輸送與鄉村發展所需精準對接與長期對接的問題。
他認為,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應該讓農民群眾唱主角。職業院校可以構建面向農村的招生制度,既可以有全日制辦學,也需建立適應各種涉農培訓需求的彈性學制。將農民職業培訓納入農村職業教育體系,開展多層次、系統化的涉農培訓,讓農村職業教育成為“最受歡迎的教育”,讓農村人才真正“留得住”。
李孝軒則建議,職業院校應該轉變人才培養結構和培養方式。在培養學生時,應該面向鄉村需要的、職業教育能做的、學生愿意去的“找交集”——圍繞鄉村基層治理、創新創業等需求,在學校系統訓練當中,針對農村應用場景進行實習實訓,培養鄉村振興的種子選手。
鄉村產業如何興?
專業調整服務升級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但近年來,農業生產技術滯后、第二和第三產業發展觀念匱乏等問題嚴重限制了鄉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李孝軒以“走地雞”舉例。“這種散養雞在當地賣不起價錢,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卻很有市場,但當地人還不會使用電子商務技術。而且像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很多都不成系統。”
他認為,職業教育要針對農村需要的產業設置專業,比如種植、養殖、農產品精加工、農業管理和經營、電子商務等。
在朱曉進看來,職業教育可以根據當前現代農業發展新要求,創新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可以借鑒醫療行業‘全科醫生’做法,打破涉農專業設置過于細化的界限,設立有利于農業農村工作開展的大專業——大農學專業、農工商專業、鄉村服務專業等。”朱曉進建議。
此外,鄉村產業發展趨向特色化、差異化,區域職業教育更要服務區域特色。
蘇華認為,職業院?梢越ㄔO一批服務當地特色產業的優勢專業,為鄉村產業發展獻“技”。
他建議職業院校根據鄉村振興戰略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規劃建設一批職業教育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重點支持一批特色優勢專業。高職院校還可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根據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建設與之相適應的特色專業,與鄉村產業建立長期的幫扶合作機制,將產、教、研深度融合。
此外,蘇華還認為,職業院校可以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智庫”。他建議,職業院校師生可以開展鄉村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創新工作,探索鄉村文化產業化發展和運營模式,助力鄉村打造主題特色文化品牌。
發布時間:2021-10-10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