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如何走出國際范兒?
全國兩會開幕前不久,第二屆“國際茶日”首場預熱活動——2021“國際茶日·大使品茶”在北京開啟。恰逢春茶上市,作為富裕一方百姓的重要產業,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茶香飄世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
“茶產業已經發展成為貴州重要的特色優勢產業。”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所長孟平紅認為,近年來貴州茶產業發展迅猛,有700萬畝高標準茶園,茶園規模全國第一,但產值低的問題依然存在。
“要實現從產茶大國向產茶強國的轉變,做大做強龍頭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表示,茶產業的振興需要通過龍頭茶企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要扶優扶強國家級龍頭茶企,助推鄉村產業振興;還要積極營造青年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勵青年回鄉創業。
“在當前全國乃至全球茶葉產能過剩、產業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茶品牌的塑造之路任重道遠。”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項目云南省代表性傳承人田靜說,以云南茶產業為例,要把握好《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等一系列重大歷史機遇,在講好品牌故事的同時,推動形成“世界茶葉的云茶現象”。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建議,澳門在中國茶葉貿易及茶文化傳播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充分利用澳門的平臺優勢,在澳門建設國際茶葉交易中心,從消費端入手,構建新的“國際茶葉質量溯源體系”“國際茶葉產品質量認證平臺”和“國際茶葉信用體系”。
茶葉出海承載的不僅是茶產業振興的希望,更是中國數千年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江蘇省委副主委王水認為,可以從茶文化賦能茶產業的角度切入,以“禮茶文化”為核心引擎,帶動實現茶文化、茶科技、茶生態、茶旅游與區塊鏈、生物質譜等現代技術有機融合,在國際通用的安全標準基礎上構建起一套高標準的中國好茶評價體系,重塑中國茶葉的全球話語體系。
發布時間:2021-10-10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