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示范生”的鄉村振興秘笈
鄉村振興對于麗水而言,并不是新名詞。
早在18年前,麗水就已經吹響了振興鄉村的號角。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自此,麗水開始以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環境改善為重點,對市域內絕大部分村莊進行全面整治。
18年后再回顧,從已經融入浙江發展主動脈的“八八戰略”,到指引無數鄉村換了“活法”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再到“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具體實踐,每一步都穩健有力。
2018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簽署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合作框架協議,同年11月,麗水申報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市創建,并成功入選全省六個示范市之一,以全力打造農村改革探路者、城鄉融合先行者和鄉村振興排頭兵為目標,扛起“為全國梯度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的重任。兩年來,麗水接連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鄉村振興優秀市。
解讀2020年的經濟“戰報”,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37元,同比增長7.8%,增幅排名全省各市第一,實現農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二連冠”;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4元,同比增長15.5%,增幅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實現低收入農戶增幅全省“五連冠”。通過數據分析,麗水市儼然探索走出了一條新時代鄉村振興新路子。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離不開各種基本要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地、錢”。
不可否認,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這三個要素都缺乏先行優勢。然而,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明發展方向,轉變發展思路后,麗水農業在破解“人、地、錢從哪里來”的難題過程中,逐漸完成了海量的創新功課。
人從哪里來?如今的麗水鄉村,對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2020年以來,麗水市通過建立高效完善的“兩進兩回”機制,暢通人才、科技、資金等下鄉通道,讓鄉村成為投資興業的沃土、創新創業的熱土、安居樂業的凈土。
隨著“兩進兩回”的深入推進,不計其數的科技特派員、農創客等人才回歸鄉村。當前,科技正顛覆著人們對農業的傳統印象。在蓮都區雨傘崗村,麗水市農林科院農業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徐偉忠所研發的“山地立柱霧耕模式”讓農業的耕種方式發生了巨變;在天寧工業區綠園禽業的農場里,雙層結構智能化養殖棚為傳統養殖產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省農科院姚燕來博士為浙江田地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除臭微生物菌劑、促生微生物菌劑,培訓企業技術人員服務松陽縣茶產業發展,有效改良了茶葉種植土壤,提升了茶葉品質……
錢從哪里來?一方面,麗水積極探索金融賦能,創新推出“GEP貸”“生態貸”等綠色金融產品,有效破解鄉村振興融資瓶頸。另一方面,在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基礎上,從2020年開始,麗水開展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行動,引導薄弱村增強“造血”功能,從山、水、林、田、湖、房、地入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斷充實集體“錢袋子”。
地從哪里來?這些年,通過下山移民、分流安置走出大山的麗水數萬山民,因下山而徹底改變命運,與此同時,農民搬遷后的農村田地、山林等經營權有償流轉,推進搬遷村社(安置小區)進行GEP核算。引導和鼓勵搬遷農戶以自主經營和經營權流轉、參股等形式,盤活利用遷出地的山林、田地等土地資源。“通過大搬快聚,最終目的是撬動鄉村‘二次開發’。”市大搬快聚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解決了人、地、錢這三個基本要素的問題,麗水聚力改革創新,做精做強產業,全面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力。在品牌創新方面,麗水探索出了“麗水山耕”優質農產品、“麗水山居”田園民宿、“麗水山景”鄉村旅游等“山”系品牌。去年,這一系列品牌進一步取得喜人成績,“麗水山耕”“麗水山居”營銷總額分別達到108億元、22.7億元。在品質提升方面,開展“對標歐盟·肥藥雙控”專項行動,“麗水山耕”農產品農藥化肥管控與歐盟全面接軌。
此外,農村電商、來料加工、鄉村文創產業等鄉村產業融合創新,蓬勃發展。這些年,大山之間涌現了21個中國淘寶村、58個電商專業村、7個全國電商百佳縣,網絡零售額從2015年的121.4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481.6億元,年均增長31.7%。
城市鄉村融合共生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不局限于產業振興,而是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下好“整盤棋”。
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的居住環境,交通落后、信息閉塞與基礎設施薄弱,在過去很長時期里困住了麗水的農民。
運用跨山統籌“金鑰匙”,麗水在全國率先探索解危除險、小縣大城、眾創空間、幸福社區4種縣域模式,全面推進“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2019年以來,全市投入超60億元,搬遷24875戶69085人。
除了大搬快聚,在城鄉融合這條主線下,美麗鄉村建設也是格外亮眼的工程——聚力花園鄉村創建,詩畫田園承載和延續了濃郁的鄉愁記憶。
2019年,麗水率先全省啟動謀劃“花園鄉村”頂層設計和大推進行動,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要求,全面打造浙江“新時代美麗鄉村”的麗水版,這也是回答美麗鄉村建設“全國看浙江、浙江怎么辦”的“麗水答卷”。11月24日,在全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上,麗水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在會上作交流發言,與參會人員分享了麗水作為浙江大花園的核心區是如何答好這張考卷。首批200個花園鄉村啟動創建,好生態與大花園交相輝映、詩畫田園與美麗鄉村相互交融的“麗水山居圖”走向現實。
在推進“大搬快聚”以及花園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麗水深知美麗鄉村除了讓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樣全面享受公共服務和生活便利,還要重構鄉村精神、實現鄉風文明。
如何實現鄉風文明?麗水的破題之道是以百姓需求為導向,立足本土優勢,按照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式改革創新,最終實現治理目標。為此,麗水扎實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致力于打造鄉村治理現代化先行區。
“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遂昌縣應村鄉推行的“民事村了”工作法,使99%的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連續20年無刑事案件和上訪事件。如今,諸如“民情地圖”“住村聯心”“事不過夜”等服務群眾特色品牌在全市推廣,累計創成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7個、縣鄉村點四級文明實踐陣地3647個、農村文化禮堂1188家。
與此同時,麗水還大力繁榮本土文化,推動新時代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建設——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寓教于樂的平臺,僅2020年就舉辦農民培訓班2000多場;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累計創成紅色示范鄉鎮(街道)28個、紅色示范村87個;積極打造民族鄉村振興示范先行區,爭當全國民族鄉村振興排頭兵。2020年9月,景寧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隨著城鄉要素雙向流動不斷加快,鄉風文明不斷提升,麗水鄉村的發展活力進一步被激活:農民成為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擁有了農民工、個體工商戶、農場主、工業大戶、農業經理人、民宿主、企業家等多種身份;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休閑旅游、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等“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正在不斷拓寬農民的增收空間……
政府市場協同發力
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如何處理好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在麗水,“有為政府”先行打出組合拳——每年安排一般公共預算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涉農貸款余額逐年增加,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基本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在有形之手的助力下,市場、社會協同推進鄉村振興,這也是麗水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前列的秘訣之一。
在蓮都區下南山古村落,村集體于2016年統一將村里的古民居整體打包進行對外招商引資,成功引進浙江聯眾休閑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歡庭·下南山生態度假村項目,為回鄉創業、返鄉創業人群搭建創客平臺,吸引不同業態、不同客群到下南山村創業,豐富村莊經濟業態。
在麗水的綠水青山里,像聯眾集團一樣來這里經營民宿的投資者還有很多。松陽的過云山居、云和梯田的牧云居、龍泉的森博園……短短數年,越來越多“有房無人”的空心村,變為創客云集的旅游“金名片”。
順應數字經濟蝶變期的趨勢,麗水又把目光瞄向數字化改革,以更高的效率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在遂昌縣,“未來村莊”不僅“留得住鄉愁”,更能“望得見未來”——通過系統性重塑,一個個鄉村被數字賦能:2020年7月,遂昌和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12月14日,與海康威視、網易、千尋位置等11家行業頭部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網易聯合創新中心、千尋位置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項目,加快山區縣跨越式發展……
通過政府與市場的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落地案例正在麗水鄉村不斷涌現,隨著接軌長三角、融入“一帶一路”等時代機遇紛至沓來,那些昔日鄉村“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如今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2020年,松陽與上海市寶山區、寧波及嘉興市農業農村部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麗水香茶”冠名上海虹橋站高鐵列車,產業合作全方位融入長三角;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上,青田依靠僑鄉農品城與世界建立了農副產品貿易往來關系,在開放交流中開辟了“三農”新天地;麗水與藍城農業、綠城物業、聯華超市等知名渠道商簽訂合作協議,加快“麗水山耕”農產品進入長三角城市;為吸引更多來自長三角、乃至全國全球的游客,麗水正依托“古村落”拯救和活化利用工作,全力推進國際鄉村旅游品牌建設,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日積月累,鄉村振興的麗水經驗和成果正走出山門、走向世界:2019年,松陽縣應邀參加首屆聯合國人居大會,用古村落建立起與世界聯系的橋梁;在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麗水與成都、廣州、武漢等城市共同入選“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
發布時間:2021-10-09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