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親的搭檔,關心糧食和蔬菜
如今的劉超,臉上帶著陽光的顏色。像她親手種植的胡蘿卜一樣,深深扎跟在家鄉的土地上。
作為職業農民,劉超一直備受關注,大學生、返鄉創業、農民,這幾個標簽一直圍繞著她,從2015年到現在,六年時光流轉,劉超對這些標簽也有了不一樣的態度:最初還挺敏感,會憋著一股想要證明自己的勁頭兒;現在的她只會笑笑,更關心地里的蘿卜、大棚的蔬菜、網售的地瓜。
回家鄉、回李鵲
都市白領變成職業農民
2011年,從山東師范大學畢業后,劉超進入一家國企做項目財務,成為一名標準的都市白領。劉超說那時的自己也算不上愛打扮,但“偶爾還是會穿穿高跟鞋,化個妝啥的,也比現在白一些。”不施粉黛、自然麥色皮膚的劉超抖了抖身上穿著的肥肥的毛衣,彎著眼笑了。
工作穩定,但劉超性子中有股愛闖的勁兒,這份白領工作并不能讓她滿足。2015年年初,她下定決心,回到家鄉干農業。除了性格原因,也有為家人的考慮。原來,在2013年劉超的父親劉廷義正式注冊合作社,批量生產胡蘿卜,出口韓國日本。“無論是買物資還是賣產品,都需要大筆資金,我爸年紀大了,對從網上轉賬啥的操作不放心,也不會。”劉超無意中聽說父親有次為了給肥料供貨商轉賬,在銀行排隊等了一整天,“如果我能在家幫他,可能他就不用為這些事兒辛苦了。”
最初因為對農時農事了解不夠,參考公司打卡考勤制度,錯過胡蘿卜放風時間造成成片枯死;因管理技術不到位,試驗種植的3畝國外進口胡蘿卜,幾乎無收成……這對劉超挺打擊,好在她不服輸從,積極參加當地農業部門開展的管理種植技術培訓班,與農技專家面對面交流,同時也積極聽取父親的意見,參考父親的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劉廷義也對女兒刮目相看:閨女對新知識、新品種的接受能力更強,更不用說逐步步入正軌的網上產品銷售,而且閨女回來后,他再也不用在銀行一蹲一天,閨女在網上操作方便快捷。同時,農場“穩中求進”的發展規劃也更加明確。
剛回來的時候,每次下地,劉超都會“全副武裝”——用草帽圍巾把自己裹嚴實,防曬。這常常會換來父親的呵斥:干啥沒個干啥的樣。即便是支持自己返鄉創業的父親,對當時的劉超也有過懷疑,不確定女兒能不能在這一行里扎根下去,畢竟干了大半輩子農業的父親太清楚其中的辛苦。
“現在他說我接地氣了。”說起如今父親對自己的評價,劉超笑的彎彎地眼睛里透著驕傲。
網上銷售農產品也非一帆風順
但她深信網絡會給農產品銷售“加碼”
做財務工作的時候,劉超就已經接觸到電商銷售。當時,她和朋友合伙開了家網店,主要售賣高檔咖啡具,回頭客不斷。剛回到家鄉那會兒,劉超想著把網上銷售這套搬到農田里來,試水農產品電商,但最初并沒有想象中順風順水。
由于農產品本身儲存、運輸等不具備優勢,加上農產品消費人群與高端咖啡壺消費人群不同,原有的網店銷售經驗并不完全適用。“比如我們在網上賣紅薯,個頭大小、外觀形狀等等,都可能會成為消費者不滿意的點。”在網上賣咖啡壺,幾乎沒有顧客反饋不滿意,而在網上賣農產品,劉超常常會收到意料之外的反饋,“有的問題是我們能改進的,比如包裝等等,有的確實是無法避免的,比如運輸過程中造成的重量變化等等,只能耐心跟客戶解釋。”
劉超一直堅信網絡銷售會給農產品“加碼”。她和父親經營的廣饒縣張守鳳家庭農場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殖、種植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循環農場,農場共流轉土地2000余畝,主要種植胡蘿卜、地瓜及其他蔬菜、糧食作物。在穩定訂單農業的同時,通過建設守鳳農場電商自有平臺,開設淘寶企業店鋪,對接宅配平臺等方式,積極拓寬銷售渠道。
“我們的產品質量有保證,應該能賣出更好的價格,賣到更遠的地方。”劉超也在琢磨如何改進,從網店內容設計到產品定位再到進一步的加工等,她都力爭產品和網店的銷售模式配套,與此同時,她也拓展網絡銷售渠道,“社區團購開始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結合這個,推出我們的產品,效果還是挺明顯的。”
盡管是和父親“搭檔”,但劉超和父親看問題的角度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對于當年哪種蔬菜的價格能高一些、哪種蔬菜會虧得厲害,劉廷義常常和同行打幾個電話,琢磨下周邊種植規模,心里差不多就有結論了,而劉超對這些的判斷,來源于網絡,例如自己常用的網購平臺首頁推送,“推送多、價格低,就說明這一季種的多,形勢不大好。”
“掙了錢,去城里花”
她愿意做這樣一個返鄉青年典型
2020年年底,劉超參加了東營市組織的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當時,記者在現場想“抓”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評審人員進行采訪,東營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當即推薦了劉超,理由很簡單:大學生、返鄉創業、職業農民。
兩年前,劉超的父親劉廷義通過了東營市第一批職業農民高級職稱評審,彼時,候考室里黑壓壓的人幾乎都是劉超的叔叔伯伯輩。這一回,劉超上“考場”來晉職稱,“打眼一看,年輕人多了”。
晉升高級職稱的名單公布后,沒有劉超。兩個月后再見,這件事兒似乎對她沒啥影響,“我知道這次沒評上高級的原因,我個人能力水平確實是有欠缺的。這兩年其實我已經陸陸續續得到了政府給的各種榮譽,但這些榮譽并不能代替專業知識。”劉超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
榮譽接踵而至,劉超也成了“典型”,每天她要忙碌的不止農場、大棚,還有很多農場之外的事情,這耗費了她不少時間和精力。“如果我的行為在社會上能形成帶動引導作用,我是愿意做這個示范、做這個典型的。不是說只有寫字樓、格子間才體面,大學生返鄉創業是可行的。”
回鄉前,她的工作地點在上海市普陀區,時尚與繁華觸手可及,她自身也隱隱有種“職業的傲嬌感”。回鄉后,每日打交道的變成了甘藍、胡蘿卜、紅薯和貝貝南瓜,帶著寫字樓里少有的泥土味兒。家鄉的土地沒有辜負劉超的付出,她爽朗地笑著說“掙了錢,去城里花”。
發布時間:2021-09-24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