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口奪糧”保豐收
春漸遠,夏將至,各地小麥陸續進入拔節抽穗期。一望無際的麥田里,翠綠的麥穗隨風擺動,搖曳著豐收的希望。
今年小麥長勢旺盛,豐產基礎良好。然而,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小麥病蟲害也進入流行高發期。截至4月21日,全國條銹病發生面積2360萬畝,病害隨氣流北擴東移明顯,見病范圍顯著大于常年;小麥赤霉病也將進入流行期,需要預防控制面積超過2.5億畝次,防控任務異常艱巨。
糧穩天下安,不可等閑看。夏糧能否豐產豐收,病蟲害防控是關鍵一環,防治工作刻不容緩。“我們要主動扛起糧食安全的重任,把病蟲害防控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大事要事來抓,最大限度減輕危害損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正全力以赴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為奪取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
病蟲害偏重發生迅速掀起防控熱潮
“小麥條銹病屬于氣流傳播,流行性強、危害嚴重。今年冬季菌源量大,近期天氣適宜,預計仍然呈大流行態勢,在做好動態監測的基礎上,要分區、分級防控。對發現的發病中心、發病田塊,要立即組織專業化防治隊伍進行全面普防……”
“我們通常認為小麥赤霉病在揚花期出現,實際上小麥在灌漿遇陰雨天氣病情會迅速上升,要加強田間管理、適當用藥、全程防控,尤其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期要主動打藥,不可錯過防治期……”
4月中下旬以來,農業農村部在河南省許昌市、安徽省阜陽市分別召開全國小麥條銹病防控現場觀摩會、全國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講解了小麥條銹病綠色防控策略及技術;浙江大學教授馬忠華就小麥赤霉病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研究作了專題報告。觀摩現場,地上的自走式噴防機、空中的植保無人機共同作業,同時開展防控工作。
這兩次現場會,是農業農村部繼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視頻會后對小麥病蟲害防控防控工作進行的分區、分片再次部署和再次推進。
面對今年農作物病蟲害加重發生態勢,農業農村部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思路,年初就發布了全國重大病蟲發生趨勢預報,印發《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制定了小麥條銹病等13個重大病蟲防控技術方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期,農業農村部已會商財政部安排10億元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支持各地開展重大病蟲害防控,同時,下達國家救災農藥儲備任務近6000噸,根據各地防控需要,逐步投放市場。
當前正處于小麥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從4月中旬開始派出4個工作督導組和4個技術指導組赴各小麥主產區,督促并協助各地做好防控工作,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取得實效,全國多地迅速掀起防控熱潮,全力以赴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財政補貼買單統防統治順利開展
“我種了300多畝小麥,今年雨水多,小麥長勢好,目前已經打了兩次藥。”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前丁村的田間,種糧大戶秦紹春告訴記者,今年已經進行“一噴三防”,提前防治小麥條銹病。秦紹春使用的是植保無人機飛防噴藥,政府給予相應補貼。
“今年過年的時候村里就發藥了,縣里組織統防統治,全部由政府‘買單’。費用是15塊錢一畝地。”76歲的前丁村村民賈大爺向記者介紹,家中的十幾畝地最近打了兩次藥。除政府補貼外自己也花錢購買除草劑、有機肥等。
今年3月25日,漯河市臨縣瓦店鎮前徐村首次發現條銹病發病中心,中心面積1平方米80余片病葉,“麥苗上條銹病斑比較明顯,可見一團亮黃的麥苗,走近細看,下面黃葉較密。”見病初期,植保工作人員非常擔憂。
病情發現一周內,漯河市農業農村局立即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市級啟用30萬元應急防控儲備資金,提供物質保障。工作組全員出動,深入田間調查,開展防治工作。目前,漯河市小麥條銹病已防治70.72萬畝,防控工作順利進行中。
開展病蟲防控工作,資金是必要的保證。今年河南省財政在春節前即下達了1億元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開展條銹病、赤霉病統防統治。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對服務組織補貼等方式,全力推進統防統治。
同樣作為小麥主產區的安徽省也在千方百計防治病蟲。“全省經多方協調,目前已確定的小麥赤霉病防控經費已達6.7億元,超過去年歷史最高的6.28億元,實現了投入力度‘只增不減’的目標。”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站長袁松告訴記者,這些資金將重點用于采購赤霉病統防統治作業服務和防控藥劑等。
當前各地正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支持防控工作。江蘇籌措重大病蟲防控專項資金用于防治物資和服務補貼;河北省財政安排資金專項用于病蟲害防控,擬在全省建設136個小麥、玉米等綠色防控示范區;黑龍江落實植保專項經費,組建專業防治隊伍和開展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計劃完成重大病蟲統防統治任務500萬畝以上。
科技服務到田農民吃下定心丸
“小麥赤霉病重點在預防,要抓住防控窗口期,見花打藥。”近日,安徽省廬江縣現代農業技術合作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江騰來到種糧大戶姜濤的麥田,為他的小麥“把脈問診”。姜濤感嘆:“農技人員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
“主動防治赤霉病,小麥豐收有保證”“不防條銹病,一季收成等于零”……行走在河南省周口市、安徽省阜陽市的田間地頭,防控標語隨處可見。
在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興隆村田間,記者遇到了正在巡田的71歲村民王俊杰。“我種了50多年的地,近幾年產量一直比較穩定。我的8畝地每年畝產有1000多斤,去年達到了1400多斤。”王俊杰告訴記者,今年雨水較多,他比較擔心赤霉病。“政府已經免費噴藥,也有農技人員過來指導,預計今年小麥產量應該不錯。”王俊杰信心滿滿地說。
王俊杰所在的潁泉區的46萬畝小麥目前已進入抽穗期。潁泉區農技人員告訴記者,赤霉病需要見花打藥,現在還沒揚花,就已經打完第一遍藥。“全區計劃近期組織開展第二次噴防,等到小麥進入揚花期立即再次打藥,確保赤霉病防控到位。”
為加強技術支撐,今年安徽提早印發《2021年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方案》《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明白紙》等文件指導防控工作,同時舉辦全省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和無人機飛防監管平臺網絡培訓,組織專家在線講解小麥赤霉病防控新藥械、新技術,解答農民防治問題。
今年病蟲害呈多發態勢,為打好這場防控硬仗,各地紛紛安排精銳科技指導隊伍入田作戰。河南成立771個指導組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培訓技術人員26.3萬人次;山東將全省劃分四大片區,省植保站分片包干長期蹲守,帶動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云南組建春季農業生產服務指導組,將病蟲害防控工作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指導;湖南聚焦害蟲二化螟,明確一類防控縣市和二類防控縣市,實行分類指導,切實減輕后續防治壓力。
眼下,我國進入春耕春管大忙時節,田野里麥浪飄香。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病蟲防控關鍵時期要組派精干力量深入防控一線,開展現場培訓指導,讓防控技術落實到田,確保夏糧首戰告捷,為全年糧食和農業生產打好堅實基礎。
發布時間:2021-09-22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