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5%的綜合利用率背后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在傳統中華文化中,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美好生活為世人所向往。然而,隨著畜禽規模養殖的快速發展,在保障畜產品穩定供給的同時,畜禽糞污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不容忽視。尤其在長江大保護的背景下,對長江沿線的畜牧大縣盡快實現綠色種養循環提出更高要求。
作為長江三峽門戶的湖北宜昌枝江市,肩負著保護一江清水出枝江的政治責任和上游擔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枝江的必然選擇、必修課題。”枝江市委書記賈立表示,枝江作為農業大市,要全力推進綠色發展方式,積極探索建立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做到源頭防治、標本兼治,既要留住綠水青山的“顏值”,也要留住高質量發展的“價值”,以大保護的大成效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據了解,近年來該市通過引進培育社會化服務主體,成立專業隊伍,探索構建覆蓋全市的糞污收集、處理、還田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種養結合為出發點,整縣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運行機制。2020年,枝江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5.85%,基本形成了“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全域推進:全市一張網,治理“大循環”
枝江市是湖北生豬養殖大縣,生豬存欄位居湖北前列,2020年,枝江畜禽糞污產生量為117.96萬噸。從糞肥還田能力上測算,以枝江市現有土地種植面積,還可再容納2倍多的畜禽養殖容量。
可現實是,由于距離、收集、技術、缺乏專業化服務組織等原因,我國不少畜牧大縣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僅能實施養殖場周邊就近就地還田利用的“小循環”,及以鄉鎮為單位建有機肥廠的“中循環”。尤其是中小型養殖戶,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從糞污到糞肥還田“最后一公里”上仍面臨較大壓力。
相比“中、小循環”,枝江市于2018年立項綠色種養殖循環農業試點縣,引進江蘇碧諾環保有限公司到枝江成立子公司——田園牧歌(枝江)城鄉環境綜合體管理有限公司。在枝江仙女鎮建設資源化處理中心,負責江北7個鎮(街道)的糞污收集處理利用;在百里洲鎮建設江南區域性處理站,“1+1”主要集中處理干濕分離后的固體糞污,產出有機肥和生物炭等產品。在全市8個鄉鎮再各建立一座衛星液肥站,配置多輛5-10噸全封閉吸糞車,收集、處理、輸送、施用,形成“1+1+8”全覆蓋的畜禽養殖廢棄物集中收取處理網絡,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以縣級為單位的“種養全結合、市域大循環”。“全市一張網的‘大循環’,主要定位服務于600多家規模養殖戶及300多家種植業合作社,社會服務更全面,處理更專業,生產的有機肥產品數量和質量競爭力更強。”枝江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魯元向記者解釋道。
“每個城市需要一座城鄉環境綜合體,架起種養結合的橋梁,打通還田‘最后一公里’。”碧諾環保董事長蔣子厚介紹,碧諾環保旗下的田園牧歌子公司專業從事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落地枝江的綜合體包含“有機廢棄物資源化中心+智慧農業+智慧環保+培訓實踐”等模塊,協同解決畜禽糞污、秸稈等有機廢棄物產生污染的問題。
“田園牧歌城鄉環境綜合體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示范帶動強,是一個利地方、利長遠的好項目!”枝江市委常委姚迎九表示,枝江全域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大循環”,通過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運輸收集、處理轉化,政府給予相應政策補貼支持,實行“公司+合作社”“公司+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破解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難題,將爭創綠色種養循環工作的引領者、開拓者。
全要素整合:專業人做專業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誰污染誰治理。近年來,對于湖泊周邊的規模養殖場,枝江市通過多種辦法督促其搞治理、搞整改,可是單純使用建糞污貯存池或改變排放渠道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枝江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高級畜牧師吳啟平說。
能否讓專業人辦專業事?養殖戶只用負責專心把豬養好,畜禽糞污處理統一交給更有實力、更加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公司通過整合清華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及丹麥、韓國、日本等國的技術方案,畜禽糞污處理工藝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回鄉創業參與引進、管理田園牧歌公司的李莉介紹,該公司核心工藝采用了“固液分離技術+好氧發酵技術+炭化技術+尿液兼氧發酵技術+物聯網技術”,以高科技形成協同整體解決方案,全要素、全方位、全過程將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其中,有機廢棄物的中溫碳化技術,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它能夠把畜禽糞污變成附加值極高的生物炭,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這個生產線光電費一天就得3000多元。”在枝江仙女鎮資源化處理中心,李莉指著巨大的廠房設備,隨口列舉了數據,以證明公司具備的實力。
“糞污交給田園牧歌公司統一收集,一噸只用付10元,很劃算。”枝江問安鎮四崗村中夢牲豬養殖場負責人張保國算了一筆賬,如果沒有專業隊伍來收集處理,他還得擴建沼氣池,占用更多土地、設施設備都要大量投入。豬每天都在產生糞污,可農作物種植季節性較強,消納問題還不省心,F在,只用通過封閉式管道將糞污輸送到場外貯存池就行。
“運輸、處理、使用三個環節,政府現在都有一定比例的補貼。”枝江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許春化說,完成畜禽養殖廢棄物的集中綜合治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資源化利用,引導農戶使用有機肥來替代化肥。
全產業鏈運行:從養殖端到種植端,構筑綠色種養循環
5月底,走進仙女鎮田園牧歌液肥站,緩沖池、固液分離池、厭氧反應池、綜合水池、除臭生物濾池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這里生產的有機液肥適用于枝江各種土壤類型,可施用于水果、蔬菜等農作物。
仙女鎮鎮長梅峰介紹,該鎮通過強化液肥站周邊果、蔬、茶示范基地建設,運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土壤改良、智慧農業等新技術,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帶動農戶由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生產、田間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施用液態肥不僅能改善農產品的品質,部分替代化肥的使用,同時也減少了農民的經濟投入,得到了種植戶的一致好評。”枝江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羅文宏常年在果園為農服務,他算了算,以柑橘追肥為例,至少能為果農每畝替代化肥200斤,節省260多元。
枝江桔緣柑橘合作社理事長周代年說,合作社靠電商和品牌打開市場銷路,2000畝現代柑橘精品示范園全部鋪設水肥一體化管道,施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需求。
為了讓農民群眾實實在在看到有機肥帶來品相、品質、價值提升的好處,枝江市通過“公司+農戶”方式建設試驗示范園,整縣推進農業產業綠色種養循環發展。田園牧歌公司也在仙女資源化中心旁建起現代化的“歐姆龍大棚”,種植櫻桃番茄等高價值作物,展示給農民看。
今年,枝江多家種植合作社計劃與田園牧歌公司簽訂有機肥替代化肥協議,繼續以社會化服務為手段,推進養殖場、專業化服務組織和種植主體緊密銜接良性循環的種養結合體系。該市將以11.5萬畝糧食、果樹、蔬菜等農作物種植面積為糞肥還田利用的試點示范,推廣固體糞肥堆漚肥、液肥、商品有機肥還田三大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構筑起從養殖端到種植端的閉環,逐步實現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全產業鏈運行。
發布時間:2021-09-12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