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大學生活校園文學大學生村官
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總結社會實踐心得
大學全國排名一本大學排名二本大學排名三本大學排名專科學校排名最好大學雙一流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分類排名
求職簡歷職場法則面試技巧職場故事求職招聘
英語學習計算機學習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財務會計
申請書證明書檢討書自薦信演講稿心得體會調查報告讀后感求職信推薦信其它范文
 
安康渝龍村鄉村蝶變圖景新
渝龍村位于安康市鎮坪縣華坪鎮,是一個依偎在大巴山懷抱中的村莊。它偏居一隅,有著“久在樊籠里”的人們向往的安寧靜謐;它簡樸古拙,卻時時處處展現著新思想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它地處北緯31°42′24″,東經109°22′47″,恰恰是陜西最南端。秦渝相望、心手相牽,秦巴文化在這里經久不衰。在過去的8年里,渝龍村和中國千千萬萬的村莊一樣經歷了偉大的脫貧攻堅戰,結束了世代的貧困,掀開了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渝龍村變了,勤勞質樸的渝龍人把日子過得比百花蜜還甜;渝龍村卻又沒變,大巴山與鄉民的和諧共生讓“人與青山兩不負”的佳話代代續寫。

古鹽道上飛出的新歌

時令已快到夏至,但海拔1000多米的渝龍村還是春天的景象。沿南江河溯流而上,鎮坪與重慶巫溪縣之間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如巨龍一般蜿蜒于群山之間。通車后,兩地之間的車程將由現在的3小時縮短至30分鐘。

30分鐘,這是年過六旬的李大慶做夢都不曾想到的。這個土生土長的渝龍人對于路的記憶,開始于那條被譽為“南方的絲綢之路”的古鹽道。

“千香百味都不久,只有鹽味戀得長;有鹽洗牙骨節緊,少鹽佐菜喝淡湯;柴鹽洗臉眼明亮,炭鹽泡菜水汪汪。”李大慶脫口而出的民謠傳遞出當地人對鹽巴的認知,但這背后卻是“鹽背子”(鹽工)數不盡的艱辛。

古鹽道從重慶巫溪縣大寧河走來,河北岸峭壁處有一天生洞穴,一股鹽泉自穴中噴涌而出,流淌不息。先民便用此泉水埋鍋煎鹽,并銷往周邊各地,后產量驟增,鹽廠收為官辦,名為大寧鹽。

“新中國成立前,我們用竹編做成鹽包,100斤一包,肩挑背扛從重慶馱到咱陜西。那時候巴山里哪有路可走,人們就在山崖上每隔2米鑿一個寬20厘米、高10厘米的洞,插上原木,搭起木板便成了路。”李大慶介紹。

“鹽背子”面對的挑戰不僅來自地理環境的險峻,還有沿途的土匪劫掠。李大慶的父親年輕時過鹽道來陜西境內販運羊,結果被強盜打劫,身無分文的他自此便留在了鎮坪境內。

食鹽的生產和販運不僅極大繁榮了渝、陜、鄂三地間的經濟貿易,更推動了多元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這些文化現象經年累月沉淀在古鹽道上,使得這條千年商道成為一條文化走廊。

“男人去挑鹽,半月無音訊,十去兩不歸,鹽道多孤魂,奴家好擔心。”

五句子歌,正是這樣一種伴隨著古鹽道發展起來的民歌。其內容既有即興逗樂的,也有表達情意的,能讓“鹽背子”們打發時間、緩解疲勞、減輕離愁。

過去的鹽工們不曾想到,這種抒發心底真摯感情的歌曲竟成了今天人們口口相傳的文化遺產。

李大慶是五句子歌的文化傳承人。他和眾多年過半百的渝龍村村民一樣,李大慶見證了古鹽道的繁榮,也見證著渝龍交通建設的全面發展。

自古蜀道難,今朝路路通。

年逾七旬的劉正玖家是渝龍村最南邊的一戶人家。一山之隔的巫溪境內住著他的親戚。過去,翻山越嶺就為了看一眼親人。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門口,年事已高的劉正玖和老伴探親再也不必大費周折。

“別說去巫溪探親了,往年我們一個月才能去一趟華坪鎮上,路差得沒法走。趕上暴雨,我們就只能與世隔絕了。”劉正玖回憶說。

如今,劉正玖和老伴兒不僅用上了智能手機,還常常跟在縣上經營小餐館的兒子進行視頻電話。“現在啥都好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什么就能買到什么,村上的干部還經常來看我們,生怕我們生活上有啥不方便,現在都好,都好咯!”劉正玖高興地說。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針對渝龍村偏遠落后的面貌,幫扶部門縣委辦從基礎設施這個最大瓶頸入手,直接投入資金120余萬元,協調項目資金2600余萬元,將路、橋、電、排水排污等短板全面補齊。

2019年,從村委會到劉正玖家10.8公里的村道路面全部實現硬化。現在轎車直接開到院壩里,進出村方便了,一家人吃穿用度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攻堅為統攬,富民產業齊發展,基礎設施大改善,人居環境換新顏,志智雙扶成效顯。”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李大慶還專門創作了這首五句子歌。

“過去我們用五句子歌唱出的是艱辛困苦,現在的幸福生活也要用五句子歌唱出來,而且要唱得更響亮。”李大慶激動地告訴記者。

巴山藥鄉開出致富“藥方”

閑暇之余看看書,每年有一兩次說走可走的旅行,自行車山地騎行……這是渝龍村村民蘇萬財一直向往的生活。如今,他的夢想實現了。

蘇萬財右手天生殘疾,父親早逝,過苦日子長大的他,打小骨子里就有一股向前沖的拼勁兒。

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懂得萬事靠勤奮的道理,更深知幸福不會從天降,一切必須靠自己打拼。與很多渝龍人選擇外出務工不同,正值壯年的蘇萬財選擇留在老家,他說這是他一輩子都舍不得離開的地方。

5月25日一大早,蘇萬財把近幾天采摘的淫羊藿捆綁成束,等待約好的藥材商上門收購。

據蘇萬財介紹,曬干的淫羊藿每斤能賣到6元,兩天就收入300元。一年四季,巴山都有野生藥材產出,蘇萬財空閑時間進山采藥,也算是主業之外掙的零花錢。

真正讓蘇萬財實現脫貧致富的則是村里大力發展的主導產業——魔芋和黃連。靠著30畝黃連和50畝魔芋,他每年就有將近5萬元的收入。

不僅如此,勤勞好學的蘇萬財還主動聯系村干部,想要多找找門路。于是,在村干部的幫扶下,去年他又發展了69畝板栗。

如今,房前屋后種的都是寶貝。“不過這寶貝咱也要開發有度,比方說這中藥材,咱們采摘時也得有所存續,這樣土地才能持續產出,咱們才能持續獲得大自然的饋贈。”蘇萬財認真地告訴記者。

雖然現在手有閑錢,家有余糧,不過蘇萬財并不滿足于現狀。最近他每晚都會研讀經濟學和民法的書籍。用他的話說:“過去很多年我在尋找擺脫貧困的‘藥方’,現在脫了貧,但是學習不能停止,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才能徹底擺脫貧困。”

同樣靠掌握技術過上好日子的還有“蜂漢子”姚代平。

渝龍村地處高山地區,這樣的地理條件對發展養蜂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就有一定養蜂基礎的姚代平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他認為憑借家鄉優良的自然環境,自己再加把勁兒,就能在養蜂產業上搞出大名堂。

如今,他家的70個傳統蜂箱遍布山野,養蜂成了他最上心的事業。每年都有四川等省外客商上門收購蜂蜜。

“姚代平懂技術、愛鉆研,而且不怕失敗,要不然這70個蜂箱咋能給他每年帶來近8萬元的收入。”渝龍村駐村第一書記柯雷告訴記者。

“養蜂,千萬要留有余地,我一年取一次蜜,每次都會給中蜂留下過冬的口糧,這樣的蜜不僅口味醇正,而且更利于產量提升。”一聊起養蜂,姚代平總有說不完的話。

漸漸地,鄉里鄉親關于養蜂的問題都愛咨詢姚代平,土專家甚至給村干部支起了招。

走進姚代平家,墻上兩張營業執照特別引人注目。把“甜蜜經濟”做大后的姚代平,經營了2個合作社,經營范圍包括魔芋、藥材、生豬養殖等,只要在這大巴山里有前景的產業,他都想參與。

現在,姚代平的三口之家成了名副其實的產業之家。兒子也打算繼承父業,把父親的養蜂技術學到手。

“我們就是要給大家帶好頭,只要產業有前景,我們就希望左鄰右舍都參與進來。大家都嘗到甜頭了,這日子才是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姚代平打趣道。

曾經,貧困成為渝龍村發展的最大障礙,守著這青山綠水,卻不知道如何利用。現在,巴山藥鄉的渝龍人,經過脫貧攻堅以來的探索,干部群眾攜手找到了脫貧致富“藥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全村魔芋種植面積達1000畝,藥材方面訂單林下黃連3000畝、訂單獨活150畝,烤煙200畝,養蜂穩定在1000箱左右,養豬、養雞等傳統產業規模達到3000頭(只),為實現戶均千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林業產業形成了以核桃1000畝、漆樹2000畝、板栗3000畝為主的山林經濟園,在群眾長遠增收上初步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好路子。

親山親水有“親人”

渝龍村人的生活節奏很慢。早起做飯、喂豬、下地干活,多數村民的一天始于晨曦、終于晚霞。但華坪鎮黨委書記郭長海的生活節奏一點也不慢。

5月24日,郭長海從鎮上出發來到渝龍村村民劉正興家中走訪。“昨天村上組織的體檢去了沒有?”“去了,身體都還好,村干部還幫我把養老認證辦了。”

一問一答間,劉正興招呼一行人進屋,把剛摘的櫻桃遞了過來:“自家樹上結的櫻桃,來嘗嘗。”

話家常、問情況、講政策……郭長海的到來讓劉正興的家一下子熱鬧起來。“郭書記經常來看我們,原來路不通的時候就來得勤,現在路好了,來得就更勤了。”劉正興顯得格外高興。

從劉正興家出來時已臨近中午,郭長海便來到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稍作休息。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貼有“干部聯戶貼心服務”幾個大字,一旁的標語上寫著:“在群眾中滋養初心,在擔當中踐行使命。”

“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真心實意、撲下身子、深入群眾,讓更多群眾能夠在小康路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長海說。

站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望去,遠處群山莽莽、青山含翠,清澈明亮的毛壩河靜靜流淌,近處的坡地上放置著一排排蜂箱,駐村工作隊隊員陳自林將這些蜂箱當作寶貝。為了能給村民們更好地教授養蜂技術,陳自林就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支起了蜂箱,手把手教村民們養蜂。

在渝龍村,黨員們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群眾也就把黨員們看作是自己的家里人。目前,幫扶部門縣委辦19名干部、鎮村12名干部包聯全村73戶農戶,每月至少2次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在貧困戶脫貧退出后黨員干部的幫扶力度依然不減。

“今年,我們還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到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頭。”柯雷說。

此外,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渝龍村黨支部探索在全村創新開展在家黨員幫帶全村157戶農戶的“黨員作示范幫帶群眾干”活動,構建起了支部帶動、黨員帶頭、政策幫扶、村民參與的“四位一體”模式。

近兩年來,渝龍村先后被評為新民風建設紅旗村、支部建設標兵村。隨著村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發展逐漸成熟,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回到村中。發展更多年輕黨員便成為渝龍村黨支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立足山林自然稟賦優勢,使村集體經濟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增長極,進一步打造美麗宜居鄉村,開發利用境內優質旅游資源,以旅游資源激發增收潛能,進一步提升群眾精神風貌,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郭長海說。
發布時間:2021-09-09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日本韩国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内剧果冻传媒在线观看网站|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免费看黄a级试看| 男生秘密网站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欧美交性a视频免费| 四虎影院一级片|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鸡鸡插屁股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中国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a欧美1级| 偷窥无罪之诱人犯罪电影|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韩国三级在线高速影院|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仙踪林|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偷天宝鉴在线观看| 国产va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国产麻豆免费观看91|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