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力行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從南京市區驅車約90公里,來到高淳區東壩街道的小茅山腳自然村。民宿林立,竹林掩映,曲徑通幽,小茅山腳自然村的鄉村特色顯而易見。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小茅山腳自然村把發展民宿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管理水平。如今,山青水綠,道路平坦,村居環境更優美,小茅山腳自然村的“綠水青山”正一步步變為“金山銀山”。
連日來,南京高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突出“我為群眾辦實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相結合,認真謀劃,精心部署,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動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一線察民情訪民意
“街道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結合民生實際,進一步聯系和服務群眾,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東壩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日前,東壩街道河南村開展“一線訪民意、一線解難題、一線促發展”集中調研活動。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通過走訪調研、開展座談會等形式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及時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的問題。
四都里自然村需要加裝路燈、小澗頭自然村需要更換雨水蓋板、南園里自然村池塘需要安裝護欄、個別五保戶家中電線老化……河南村黨支部書記魏雙兵介紹,走訪中,志愿者們把村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都登記在冊,對能現場辦的堅持馬上辦,對受客觀條件限制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做好溝通解釋工作,并安排專人后續進行辦理。
“以前有困難要跑到村委去反映,現在好了,村委的同志不定期到村里走訪,幫我們及時解決了不少問題!”群眾對這種活動紛紛點贊。
不僅僅是走訪,為聽取多方面建議,東壩街道還針對不同群體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比如邀請網格長、網格員、群眾與村干部座談,現場收集群眾反映強烈、迫切要求解決的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就醫、就業等現實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邀請老干部們參觀美麗鄉村,實地考察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并由老干部代表為大家介紹工作經驗以及對村內發展提出建議。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東壩街道下壩集鎮的水泥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質量。黨史學習教育中,不少村民對此提出意見。針對這一情況,下壩村及時做出應對,組織人員對集鎮路面進行瀝青鋪設。
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瀝青的攤鋪、壓實等工序,確保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據了解,此次瀝青攤鋪長度約1260米,預計投入資金88萬元,施工完成后車輛通行能力將大大提高,為群眾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條路群眾意見很大,最近將進場施工。”6月10日下午,東壩街道傅家壇黨支部書記諸淳智指著一段坑坑洼洼的路說。
這條路位于傅家壇村祖家里自然村與雙望路交界處,全長約500米,有一段還是水泥路。目前“祖家里至雙望路道路硬化”已納入今年的“一事一議”為民服務項目,將徹底打通祖家里至雙望路的交通要道,解決祖家里自然村65戶200多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耕地提升項目部分地塊灌溉用電不暢、曹家壩健身廣場存在安全隱患、胥溪花園小區存在電瓶車飛線充電……諸淳智介紹,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村兩委確定了亟需解決的12件民生實事,現已解決了6件。
東壩街道緊扣群眾所想所盼,為1700多名80周歲以上老年人、2000多名60周歲至79周歲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輻射范圍為12個行政村;街道召開人居環境“季度查”現場會,主要領導現場觀摩汪家莊、上史家、五顯村3個自然村,聽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情況,進一步了解群眾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聚力推動鄉村振興
“依托豐富的土地資源,由村委牽頭,2008年我們成立了淳和水稻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和睦澗’有機大米品牌。”東壩街道和睦澗村黨總支書記魏統田說,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有有機大米生產基地面積3600多畝,2014年成為國家級示范社,“和睦澗”有機大米連續多年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獲“江蘇省名優農產品”稱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和睦澗村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做強產業,助農增收,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我家6口人,這次實物分紅分到6袋米,有120多斤。”和睦澗村村民魏大叔興奮地說,自家還有3畝地在合作社,今年分了2100元。
在和睦澗村,有一個近200畝的水蜜桃基地。經過近10年的發展,現已栽種白鳳尾桃、湖景桃、白鳳柳桃等多個品種。
基地負責人介紹說:“由于品種好、口感好,上市后水蜜桃供不應求。”基地還提供采摘服務,每當水蜜桃上市時,碩果滿枝、滿園飄香的水蜜桃基地總是能吸引安徽、無錫等周邊游客前來采摘游玩。
在東壩街道新中村,村兩委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后,充分利用現有的蔬菜大棚種植基礎,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大棚里的蔬菜、瓜果等長勢良好,預計每畝能增收1萬元。
蔬菜大棚在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也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一位村民說:“有空的時候來蔬菜大棚幫幫忙,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每個月多掙1000多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發布時間:2021-09-08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