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紅色精神鋪鄉村底色
初夏時分,夕陽漸漸褪去,夜色籠罩了山西省興縣蔡家崖鄉蔡家崖村,喧鬧一天的“紅色一條街”隨著游客的散去歸于平靜。但在村委會院內,從一孔窯洞傳出陣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村子的寧靜。原來,村干部們圍坐一起,正在就蔡家崖村的紅色產業發展爭相發表意見。夜色中,距離村委會30多米遠的六孔窯洞莊嚴肅穆,這里陳列著毛澤東、賀龍等老一輩領導人留下的珍貴物件,見證著他們的革命事跡。
蔡家崖村是晉綏革命根據地的首府,是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和八路軍120師師部所在地。1948年的一個夜晚,毛澤東就是在這里寫下了《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和《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兩篇著作。
保衛延安的一道屏障
2018年冬天,95歲的老兵薛玉亭回到蔡家崖村,在一張賀龍與戰士們的大合影中欣喜地指認出自己,瞬時眼淚涌出。這張照片拍攝于1940年5月4日,當時他是軍區司令部警備排的一名普通戰士。
就像老人守衛軍區首長一樣,革命戰火中的蔡家崖村也肩負起了保衛延安的重任。
1937年9月,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示,八路軍120師、115師東渡黃河,創建晉綏革命根據地,阻敵西犯,形成保衛延安的堅固屏障。賀龍、關向應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蔡家崖村的窯洞里成立了晉綏軍區司令部,在這里指揮作戰并指導當地人民開展大生產。
挺進山西后,部隊主力扼守黃河以東地區,分別創建了晉西北和晉西南抗日根據地,打擊、牽制日軍,保衛陜甘寧邊區。另一部分向大青山進軍,開辟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守衛陜甘寧邊區的北方門戶。三塊根據地以蔡家崖村為核心形成晉綏革命根據地,打破日軍西犯的戰略圖謀。
為保持黨中央與各抗日根據地之間的聯絡溝通,晉綏根據地相繼開辟北、中、南三條秘密交通線。1942年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的干部、1945年赴延安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和數以萬計的干部經由交通線接送。
抗日根據地的星星之火點燃了蔡家崖村的革命熱情。蔡家崖村村民與晉綏邊區人民一道加入到革命斗爭中,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運送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之間往返的文件、書刊、槍支、彈藥、布匹、棉花等軍需物資,突破敵人的封鎖線,實現了秘密交通線的順暢、前線支援和后方保障。
如今,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內懸掛著一面興縣民兵參戰總隊的鮮紅旗幟,訴說著當時的革命故事。6萬人口的興縣,養育了近4萬晉綏黨政軍革命隊伍,參軍人員達到1萬多人。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共中央機關東渡黃河,經蔡家崖村順利向西柏坡轉移。
民歌傾訴著軍民情
秋風涼又涼,谷子黃金黃。
今年收成好呀,谷滿倉。
全憑那八路軍呀保住了家鄉……
一首晉綏邊區的民歌《快繳公糧》被紀念館講解員康彥紅輕快哼唱,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傾聽。
1942年初至5月,晉西北周圍日軍對晉綏根據地發動“掃蕩”,入侵興縣。為了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120師決定把敵人全部消滅在蔡家崖村的外圍田家會。5月18日下午6點半,總攻命令下達。但是,我軍戰士由于一天一夜沒吃頓飽飯,身體極度疲勞。附近村莊群眾得知這一情況,在這個時候把僅有的能吃的東西送到前線。戰斗歷經7天7夜,我軍以百余人員的傷亡,取得了殲敵千余人的戰果,保衛了根據地和人民安全,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
在紀念館館長梁明德看來,“這只是眾多革命故事中的一個片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晉綏邊區人民甘于奉獻,支援黨中央,每兩個人供養1名中直機關和部隊人員。”
紀念館里一張張運軍糧、送軍鞋、反“掃蕩”的老照片記錄著群眾甘于奉獻、支援前線和軍民聯合作戰的英勇事跡。根據地軍民在戰爭中孕育出不畏艱險、勇于奮斗的“呂梁精神”。
紅色底蘊孕育新希望
革命歲月積淀了蔡家崖村的紅色底蘊,如今,這層底蘊化成蔡家崖村的發展底色,筑起它的發展底氣。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蔡家崖村,在六孔窯洞前指出,“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而奮斗。”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蔡家崖防空洞等革命舊址在紅色資源開發中成為蔡家崖村的旅游熱點,紀念館年均接待游客20萬人次。興縣連續舉辦“紅色興縣”旅游文化季活動,打造晉綏首府文化名片,創建“晉綏首府·紅色興縣”旅游品牌,拓展“小延安”的知名度。
2018年6月,“蔡家崖號”列車開通,蔡家崖村迎來源源不斷的游客。融合紅色資源和鄉村特色的“紅色一條街”成為旅游打卡地。旅游的興旺支撐起蔡家崖村的產業發展。
在蔡家崖村的北山上,2000余畝桃樹、杏樹、核桃樹林立,惠及村里90%以上的人口,每年能給每戶村民帶來500多元的收入;養菌溫室6座、出菇棚20座,提供就業崗位50個;300千瓦光伏電站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6萬元;蔡家崖村還成立了經濟合作總社,在村居民人手一股。
如今,興縣正在推進蔡家崖干部學院、蔚汾河蔡家崖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5個項目,全力打造AAAA標準的晉綏邊區首府旅游區。
從紅色旅游到設施農業,蔡家崖村產業逐步多元化,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
發布時間:2021-09-08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