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掃小子的房間時,發現一小片紙,疊的方方正正的,差點當廢紙扔了去。不曉得當時怎么就一念好奇,打開了看,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記。
這是什么呢?我居實道來,絕對不刪減
“上周八的一次英語晚自習中,我在沒有聽聽力的情況下補數學作業,最終被老師發現。數學作業被光榮沒收。在此次后我作了深刻檢討,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英語學習上有所改觀。不過,這還不是一個令老師滿意的學生標準。由于這次數學失利,已下決心在各科上爆發出最好的學習狀態。苦于數學作業仍在老師那里無法完成。我決定向老師保證如下幾項,以換回數學作業。1,二檢,中招英語要在116分以上。2,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欠。3,上課認真記筆記。
望老師開恩。我一定盡全力履行我以上幾項條目。”
我當時看了很樂。這是給英語老師寫的檢討書。按理說這檢討書應該在老師那里,怎么為啥返回小子這了?估計是老師看完就還給他了。為什么寫“周八”呢?百思不得其解,唯一解釋就是小子的字太差勁,“六”和“八”涂改的分不清。但是這小小檢討書里能出現“令老師滿意的學生標準”幾個字,令我覺得意外。看來上次月考對他真的有觸動。數學是他自認為沒問題的,結果老沒面子了,由此知道自己和那些優秀孩子在學習標準上的差距。我個人覺得這個認識很有深度~~還有,“開恩”這個詞語用的很有意思,你可以感受到如今的孩子和師長之間的交流很活潑,那像20多年前的我們呢?
不由的想起我的初中時代。記憶最深的就是討厭數理化。上數理化課時,課桌上一反常態,擺好幾本書和作業。其實那是障眼法,給我用來抵擋老師的偵察呢,最底下放的往往是小說。那會流行金庸的武俠小說,看的我啊如癡如醉。心里別提有多向往那些俠義世界了。有一次看到精彩處,竟然忘記了是上課,“哈哈”的笑出聲來。結果您可想而知。悲催的一代啊,老師快把我給批死了,還不還我書。 可那書,一我沒看完,剩下的故事情節是啥都不知道;二那書是我借同學的,而且后面還排著隊有要看的呢。這下好了,都朝我翻白眼了
這些往事讓我和小子作了個對比。發現他比我活道啊。一會說,瞧他用的詞,什么“光榮”啊,“開恩”啊,還有認識錯誤的態度啊,估計老師看了也不至于很生氣;而我在同齡時候,卻是個很靦腆不善言辭的小傻妮兒,記得自己鼓足勇氣問老師要書,都是半道里打退堂鼓的。二是小子英語課寫數學作業,雖然不正卻好歹不偏的厲害;而我那時卻是不打折扣的不務正業喲~~三是小子在如今這種高端學習壓力下的整體表現。公正的說他是在大踏步的向前走;而我那時呢?就因為沒有學習壓力而導致不思上進嗎?以至于多年以后的回想總是帶有悔悔的味道?浪費了時光喲。。。
好多時候和許多朋友在交流孩子的學習時,總是哀嘆他們的諸多系縛,總是在懷舊以前我們那時代是多么的自由。
孰不知,我們那一代,自由的同時卻是放任了時光;而他們這一代,壓力下卻擋不住朵朵璀璨的花兒開放。為這一代的孩子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