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禧攻略》魏瓔珞身上學到:活得漂亮的人,不討好、懂界限、知進退
曾經,我們把“溫良恭儉讓”,作為評價一個女人的標簽。所以,在這個標簽下的女人,必須溫柔、矜持、含蓄、不露鋒芒、懂得忍讓。
可是,悄然間,我們發現,身邊有了越來越多獨立優秀的姑娘,她們把欲望寫在臉上,帶著勤奮、勇氣和對世界滿滿的好奇,活得精彩炫目。
當女人對自己的定義改變,她與世界相處的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
她們所需要的不再是溫柔似水的角色定位,而是懂界限、知進退、善決斷。
01
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
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女主魏瓔珞跟以往的“圣母”女主不同的,就是她身上的界限感。
一個素來對宮斗劇無感的朋友,如今日日追劇,樂此不疲。問她為何如此好興致,她答:
這哪里是什么清宮戲,明明就是現代女性的標桿,界限明晰,專業精湛,這樣的姑娘,無論跨越幾個世紀,都會活得爽。
的確,魏瓔珞實在是太直接、太鋒芒畢露,太不能忍了些。她可以直接把丑話說在前面:
原本我入宮也不是為了交朋友,但今天必須警告你們——
我,魏瓔珞,天生脾氣暴不好惹,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從《延禧攻略》魏瓔珞身上學到:活得漂亮的人,不討好、懂界限、知進退
短短幾句話,擲地有聲:
第一,明確了自己的界限:我進宮是來工作,而不是交朋友的。
第二,我不會輕易犯誰,但有人犯我,我必全力反擊。
她這幾句話,清清楚楚的亮出了自己的底線,為自己日后的生活,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比這更精彩的是,是她后來救吉祥那一段。
繡坊考試,吉祥不小心在帕子上落了血跡,焦急萬分,向大家求救。繡女們都推脫,沒法幫。
只有瓔珞果斷跟吉祥換了帕子,救了她。沒想到這時有宮女站出來指責二人作弊。好在瓔珞憑機智化解了危機。
后來,瓔珞跟吉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
從《延禧攻略》魏瓔珞身上學到:活得漂亮的人,不討好、懂界限、知進退
我聽完幾乎隔著屏幕鼓掌,這話,真心說得太好。多少年來,我們只謹記了前者,以為善是人之根本,卻忘了“懂自保”也同樣重要。
就像,路遇一個落水的人,你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跳水救人”,而是思量一下,自己是否會游泳。這非但不是自私,而是一種理性,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也避免把事情搞得更加復雜。
02
有界限感的人,都尊重他人的界限
每每提及“界限感”三個字,第一個出現在腦海的名字,便是王菲。
王菲對自己邊界的保護,可謂是教科書級的。
當年王菲和竇唯離婚后,記者一直愛揪著這個問題不放。王菲直接“懟”記者:跟你有什么關系?
但記者依舊試探:我們的讀者想知道啊,因為你是公眾人物啊。
王菲直接霸氣回應:跟他們也沒有關系,我是公眾人物就必須把我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
也有記者問她:“有個發型師說竇靖童的發型不好看,你怎么看?”
王菲:“能怎么看?他說不好看就不好看?”
王菲的回答,看似冰冷,卻界限清晰,簡明直接。我是公眾人物,但我也有選擇保護隱私的權利。竇靖童想剪什么發型是她的權利,不由他人評說。
這樣懂得守護自己邊界的王菲,同樣,也最懂得尊重兩個孩子的邊界。
盡管被質疑離過兩次婚、太自我,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但是,王菲對兩個孩子,從來都不缺陪伴。
微博網友專門搜集了N張王菲帶孩子的照片,拼成了一堵墻,并設置了背景字:王菲帶孩子,需要告訴你嗎?
從《延禧攻略》魏瓔珞身上學到:活得漂亮的人,不討好、懂界限、知進退
但除了陪伴,她從不束縛女兒太多。竇靖童曾在采訪中說,王菲管教她就是:16歲前有門禁,無爭吵,不啰嗦。
“16歲前有門禁”是一個母親對自己未成年女兒的呵護,“無爭吵,不啰嗦”則傳達出王菲和女兒之間平等溝通的關系,她相信孩子可以照顧好自己,在做事上給她提出建議和方向就好,其余的則鼓勵她大膽地往前走。
所以我們看到的竇靖童身上有王菲的影子,也有自己的風格,讓人過目不忘。14歲就組樂隊當主唱,15歲就發了自己的原創單曲。
而對于李嫣,王菲也在教導她要自信,帶她去參加各種聚會,鼓勵她面對鏡頭,使得這個天生兔唇的姑娘不僅沒有因為外貌自卑,舉手投足都透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如今,更是成為了人人都愛的美妝主播“李老師”。
盡管在大多數人看來,王菲太過自由不羈,甚至算不得一個傳統的好媽媽。
但相比太多界限不清的家庭,把孩子當成自己夢想的延續,王菲實實在在的向我們展示了在一個邊界明晰的家庭里,每個人都如何過得越來越好。
03
學會說“不”,是建立邊界感的開始
很多時候,一個人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邊界,僅僅是因為不會說“不”,不會跟魏瓔珞、王菲一樣開口嗆人。
記得某次和妹妹出游,兩人走累了在長凳上休息。一位阿姨一屁股坐下來,喋喋不休地向我們推薦她手中的紀念品。
當時,我倆累得連話都不想說,更無意購買任何紀念品。但在阿姨的軟磨硬泡下,妹妹終于忍不住,不得已開始跟阿姨詢價。
我見勢,幫妹妹解圍,跟阿姨說:我們在休息,您這樣已經打擾了我們,而且我們也不想買任何紀念品。
阿姨被我說得不悅,悻悻丟下一句“又沒讓你多買”,轉身離開。
我當時一驚,原本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在阿姨看來可能是:你為什么不買我的東西,我又沒讓你多買。
買她的東西似乎是應該。這樣的“應該”,就是沒有邊界。
比如,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王寶強,你為什么不給你哥哥一百萬》,再比如,每一次遇上捐款,總有人指責某些巨富捐的少,或者,某些明星捐的少。
持這種態度的人,其實,從一開始便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邊界:他是否有錢只是他的事情,而捐錢與否,也不過是他的選擇。
但是,若你真的被卷入這樣的邏輯中,又不懂得說“不”,便只會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有一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邊界其實無處不在,只不過大的邊界有法律、道德保障,大家約定俗成,自覺尊重。
個人的邊界,因為每個人出身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所以,也就各自不同。
而你,必須學會保護自己的邊界。因為你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容忍力也有限。
這并非是自私,而是理性地接受“有限”這件事,才能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就像歐文·亞隆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當一個人能夠接受選擇的有限性,他才能優雅的長大。”
學會說“不”,就是你保護自己邊界最重要的方式。因為很多時候,別人并不是有心侵犯你的邊界,只是你,從未清楚地告知,你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大多數的時候,所謂的好脾氣,只會讓你一退再退,最終出力不討好,而真正讓你贏得尊重的,是立場明確、界限清晰、進退得當。
發布時間:2020-06-28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讀《無味》有感
- 其實不知道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本書叫做無味,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也是這樣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起一個非常悲傷得讓人心疼的名字,讓那
- 09-12 關注:44
- 讀《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們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偉大的,是嚴肅的。可在這本書里,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父親。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從媽
- 10-20 關注:89
- 《題西林壁》讀后感400字
- 讀過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之后,再經過鄭老師的認真講解后,我終于體會到了詩中的道理。
《題西林壁》是作者在廬山西林寺石壁上題的
- 10-20 關注:75
- 讀《戴銀鈴的長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馬戲團的訓練師們來到了曼蚌寨,當他們看到了可口誘人的椰汁時,就讓長臂猿南尼去摘,結果讓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鄉,它
- 10-20 關注:79
- 讀《神龜俠貓》有感400字
- 說起這本書的名字,大家一定都會好奇地問道:“有這本書嗎,我怎么沒聽過?”是的,這本書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讀一讀它的類
- 10-20 關注:73
- 讀《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讀了《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文章讓我懂得了不要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精神。
課文主要講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特點
- 10-20 關注:83
- 《精衛填海》讀后感300字
- 這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坐著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風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關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