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8》觀后影評精選三篇
《星球大戰》這一系列的電影可以說是收獲了很多的星球迷呀!
《星球大戰8》觀后影評精選三篇
【第一篇】
昨天跟兒子看了星球大戰第八集 - 最后的絕地武士,非常感人!傳奇主角盧克(Luke Skywalker), 經過多年的自責,隱居;終于在蕾伊(Ray)和舊戰友的幫助下,重新拾回當年拯救公主和共和的初心。 從多年培徒失敗的陰影中重新振作,訓練出了下一代的絕地武士Ray, 結束了過往2000年絕地武士整個歷史及預言,讓絕地武士得到重生。
他自己也重出戰場,只身阻擋住“第一秩序“”的千軍萬馬,讓剩存的抵抗部隊安然撤離。寫下了他生命輝煌的一章,完成了他最后的人生使命;平和,無憾帶著希望地離開了。
電影里英雄最后的完結圖畫:
在星系彼端的盧克雖然很虛弱,但在那一刻看到了什么,他往天邊看去,發現與他年輕時家鄉塔圖因一模一樣的雙子日落從云霧里浮現。他坐在了石頭上,眼睛里全是淚光,然后跟歐比旺·克諾比一樣...(留點余味,自己看吧)。萊婭與蕾伊同時感覺到了什么,蕾伊對萊婭說盧克這時候是安心且平和的。
(我覺得本片挺值得一看的,適合12歲以上的孩子一起看。不單很有內容,拍的很精彩;而且很感人,很有意義 - 正是歷盡苦難,癡心不改,老年壯志不言悔!人生至此,夫復何憾?
【第二篇】
2015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映后,我寫了一篇影評,標題用的是《新希望?》——沒錯,標題里有個問號。還挺喜歡那部《星戰7》的,不過看完后并沒有非常興奮,確實太多致敬/炒冷飯的內容了,讓我不知未來這個系列會往何處去。2016年《俠盜一號》上映,我是非常喜歡的!但畢竟只是部外傳,總覺得故事格局太小,角色倏忽而來倏忽而去,留不下長久的印象。今年這部《星球大戰:最后的絕地武士》,起初我并沒有任何期待,沒想到看著看著竟找到了當年看老版《星戰》三部曲的感覺!
然而,本片得到的評價相當兩極化:著名的Metacritic網站上,《星戰8》在專業評分者方面得到了85分,甚至超過了《銀翼殺手2049》的81分,與奧斯卡大熱影片《三塊廣告牌》(87分)、《水形物語》(86分)不相上下。在55個專業評分中,有11個給出了100分滿分!但影片在該網站的用戶評分則只有4.6分(10分制),遠遠低于《銀翼殺手2049》的8.2分。IMDb及爛番茄網站上,這種兩極化也非常明顯。
為何有人贊美星戰8,有人則不?北美影評人與普通影迷的態度分歧根本在哪兒?《星戰8》展示了這個系列什么樣的發展方向?
從希臘神話到平民史詩
《星戰7》基本就是第一部《星球大戰:新希望》的復刻版,整體構思上是非常保守和求穩的。而這次的《星戰8》卻非常大膽,做了相當多的變革甚至顛覆。這也是影片評價兩極分化的最重要原因。我認為,可以從內涵及形式兩方面來分析《星戰8》做出的這種改變。
喬治·盧卡斯的星戰六部曲是一部太空版的羅馬帝國興亡史,是當代神話。盧卡斯自己很明確地表示過,整個星戰六部曲講的就是“天行者家族”的歷史。無論萊婭公主、盧克還是安納金、阿米達拉,這些主角其實骨子里都是貴族精英,影片背后有著強烈的神圣血統論色彩:所有強大的原力擁有者都圍繞在天行者家族周圍,無論他們是帝國的左膀右臂,還是反抗軍的中流砥柱。這些人的對抗、聯合、權力斗爭乃至愛情、個人恩怨,都會決定整個星戰銀河系未來的走向。不管是曾經興盛的共和國還是強大的銀河帝國,都因為天行者家族的幾個人就風云變色。星戰六部曲中,幾乎只有漢索羅這個主角是平民化和遠離權力中心的(他沒有任何原力,也是一種象征),然而這種狀態很大程度上是演員哈里森·福特所帶來的。
王子公主的冒險、血緣帶來的力量、擁有同樣血統的角色相互對抗產生出巨大的宿命感和悲劇感——盧卡斯的星戰系列是希臘悲劇范式的,同時也可以認為是莎翁劇式的。(有個佐證:斯皮爾伯格、盧卡斯都是黑澤明的狂熱粉絲,而黑澤明的大部分電影恰恰是極具莎翁劇色彩的)也就是說:星戰的主角們背負著宿命,無論其怎樣抗爭努力,仍然面臨著宿命降臨的悲劇時刻。盧克與其父的宿命對抗,安納金與阿米達拉的宿命愛情,無不如此。這也正是星戰系列多少年來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內在原因。當然,它也帶來一些負面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主角的血統光環,以及每部故事結尾處機械降神般的矛盾解決方式。
盧卡斯影業被迪士尼收購之后,星戰系列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太空精英傳說變成了平民故事,從伊阿宋與金羊毛式的王族冒險變成了普通人版的荷馬史詩。從《星戰7》和《星戰8》無父無母的女主角蕾伊,到《俠盜一號》的女主角琴(一位科學家的女兒),再到三部影片主角周圍的重要配角,比如黑人暴風軍士兵芬恩、戰斗機指揮官波·達默龍等等,都與天行者家族毫無血緣關系(好吧,蕾伊的身份還有可能翻轉)。他們不再背負著擺脫不掉的宿命,也沒有必須要實現的宏大愿景。星戰系列原本天然的悲劇感和宏大建構,在新的系列中被徹底改變了。這也就是我們在最近三部星戰電影(特別是星戰8)中看不到強烈內在沖突矛盾的原因。即使是很出色的《俠盜一號》,結尾處的悲劇感也是個人化的,是一個在大時代中孤獨的女孩進行復仇、遇見真愛,最終完成了一個小小的卻很重要的使命,如浪花般消逝在銀河系滾滾浪潮中的故事。
《星球大戰:最后的絕地武士》做得更加極端。影片打破了之前的原力設定,通過盧克之口告訴觀眾:原力并不依靠血統,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的力量,甚至可以看成是信仰。(盡管官方解釋說原力來自萬物內部的迷地原蟲,但之前的系列電影中強大的原力擁有者都是有血統遺傳的)老版星戰六部曲對原力的看法猶如小乘佛教,要求必須出家修行,靠師傅來開悟,即使這樣也只能修到羅漢;本片則變成了大乘佛教,強調人人可以自己修行,心中自有佛性。
此外,《星戰8》對盧克·天行者這個角色的顛覆,也是很多星戰粉絲最不能接受的。本片中的盧克消沉、遁世,為了怕凱洛·倫墮入黑暗面,差點對睡夢中的侄子動殺機。這種設定確實有突兀和草率的一面,其背后的考慮是取消了星戰中來自血緣神話的“天選之子”(chosen one)概念!盧克不再是那個能拯救宇宙的“唯一希望”,他也不愿意絕地武士團這種擁有強大力量同時也就容易被腐化的形式繼續下去。在過去的《西斯的復仇》一部中已經有過類似的態度。歐比旺對安納金說:“你是天選之子,預言說你應該毀滅西斯,而不是加入他們!”安納金則認為,絕地武士團已經腐朽了。論資排輩和循規蹈矩的習氣阻止了安納金實現他的野心和夢想。你會發現,只要有天選之子這個概念存在,星戰就仍然是天生的英雄們的游戲。由此看來,“原力覺醒”其實是平民史詩時代的覺醒,“最后的絕地武士”則是舊英雄們最后的回眸。
新星戰系列就像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宇宙系列電影,更為平民化和平面化——不久前,漫威電影《雷神:諸神的黃昏》剛剛做了一次巨大的消解,把第一部導演肯尼斯·布拉納開創的莎翁故事改寫成了通俗家庭劇風格。
這樣做的利弊優劣,我們很難做出一個簡單判斷來。就我而言,我喜歡《星戰8》表現出的勇氣和開拓性,因為它的態度是向前看的,而JJ·艾布拉姆斯執導的《星戰7》則是向后看的。
《星球大戰8》觀后影評精選三篇
從古典敘事到當代游戲
星戰系列電影一貫有很多情節漏洞(plothole),《星戰8》也不例外。比如說開頭一場戰斗中,帝國殲星艦居然在上方有一個巨大的防御漏洞,而死星那么大體量也不過只有個小小的洞口死穴而已。比如說為什么帝國旗艦在龜速追擊反抗軍母艦時為何不派出顯然不那么慢的殲星艦去攻擊?比如說BB-8的開掛程度已經遠超R2-D2,居然能駕駛AT-ST?比如德爾托羅飾演的角色為何早不逃走,非要等芬恩他們進來才開鎖……
在情節線方面,盧克與蕾伊一條線很重要,是奠定影片精神內核的部分,缺點在于戲劇性不強,對整個故事缺少推動力。蕾伊基本上沒有得到什么訓練,好像忽然之間就成了絕地高手,能與多年訓練的凱洛·倫一較高下。
這些情節和細節的問題確實存在。但從整體上,不影響我認為《星戰8》是一部在敘事和美學風格上非常獨特,水準很高的電影作品。盧卡斯的星戰系列電影是非常典型的古典主義敘事及美學。敘事上,舊星戰系列基本全都是多線并進展開,然后歸并到一起,結尾大戰正義一方全面失敗,最后關頭絕地反擊的路數。盧卡斯平鋪直敘的執導風格始終為一些業內人士詬病,他的鏡頭運動都相當呆板平淡。當年美國曾有導演諷刺說盧卡斯就是把攝影機一擺,直接開拍,攝影機始終不動的。美學上,星戰原本是B級片與1968年《2001太空漫游》帶起的科技美學的結合體。盧卡斯不能算個很有美學想法的導演:除了懷舊復古的轉場形式、追求巨大飛船和怪獸的震撼感、古羅馬與日本混合風格的服飾器物之外,鮮有獨特的美學表達。
《星戰8》則頗有不同。盡管本質上還是古典主義的敘事模式,但影片至少增加了很多起伏變化,讓觀眾感到并非一切情節都在預料之中。大部分角色和情節的反轉還是可信的,特別是蕾伊與凱洛·倫之間的矛盾對抗沒有完全落入俗套。配角也參與了更多敘事!黑人芬恩和羅絲的一段情節也許有些脫離主線,卻仿佛在告訴我們:不是每次奇襲、每個拍腦門的決定都能如愿以償。本片中終于沒有了最后一秒炸死星(即使在《俠盜一號》中,最后一場大戰也有些陳舊乏味),沒有了沒完沒了的鈦戰機與X翼戰機眼花繚亂地狗斗,沒有了帝國暴風軍在50碼距離上對著主角彈如雨下卻無一命中……
大膽有新意的情節及動作設計,帶來了久違的過癮感受。本片中至少有三段動作場面足以列入年度最佳:其一是黑暗大君斯努克死后,其近衛隊與蕾伊、凱洛·倫的光劍對戰。這場戲頗有日本劍戟片氣氛,干凈利落,動作清晰;其二是結尾盧克與凱洛·倫的對決。盧克氣勢如虹,一派大宗師風范,整場戲如同中國的頂尖武俠片氛圍。這兩場戲都足以列入星戰系列最佳光劍格斗場面之列,遠比《星戰7》中的森林之戰出色。其三就是勞拉·鄧恩飾演的霍爾多調轉船頭,開動超空間引擎沖向帝國旗艦,將巨大的無畏艦斬成兩半的場景!
《星戰8》在美學風格上的野心明顯比之前的作品要大:結尾一戰的白鹽紅壤,雪白與血紅的強烈視覺對比營造出悲壯與肅穆;落日的金光透過帝國的AT-AT戰車,照在宿命敵手盧克與凱洛·倫身上;海島上光亮與陰暗并存,映襯出盧克與蕾伊剪影般的身姿;還有剛才提到的反抗軍母艦沖向帝國旗艦,一時間影廳內聲音全無,只有銀幕上黑暗宇宙中一抹銀光閃耀……整部影片有著黑澤明電影那種鮮明強烈、富于沖擊力的畫面美感,這是以前的星戰電影所缺乏的。也許后半段逆光鏡頭有點多,那還是比濫用大逆光的邁克爾·貝好多了!
系列電影最大的敵人就是故步自封、陳腐乏味,像《變形金剛》、《加勒比海盜》等等很多系列電影都由開始的驚艷蛻變成了雞肋!缎乔虼髴穑鹤詈蟮慕^地武士》做出了很大膽甚至是極端的改變,也許它對某些情節、角色的考慮還不夠周到,特別是與系列前后發展相關的某些設定和主題呈現,多少有點不管不顧。但我更看重的是它帶來了令人期待的、振奮的體驗,讓這個歷史悠久的系列有了新生的活力(哪怕充滿爭議。N曳路鸬谝淮温牭郊s翰·威廉姆斯令人唏噓不已的主題曲《穿越群星》(Across Stars)響起,內心再次感受到星戰世界帶給我的宏大、悲壯、莊嚴,還有堅強的信念,同時又含著甜蜜與傷感——面對盧克的離去、萊婭公主的退場……
在本片結尾,盧克懸空于石臺之上,面對著阿克托的兩個太陽,最終與原力融為一體,追隨尤達大師、歐比旺、安納金而去……他一定會想起自己走出塔圖因的屋子,在兩個太陽的晨曦中仰望天際的時刻。這是星空的召喚,是銀河之旅的再次啟程。在無限悵然的最后回望中,新希望也隨之而生!
【第三篇】
總體來說還是不枉大半夜走個雪路來回去看它,這次艾姆拉斯算是拍出了IP中的VIP應有的樣子。
但還是要講清楚,在我心里比不上《俠盜一號》,比不上的。
先說喜歡的地方。
反叛軍的金手指沒有了。雖然說盧克大爺就是最終的金手指,但叛軍一路坎坷的確是寫盡了絕望。
誰說反叛軍搞大事一定能成功?
誰說續費外掛一定能續上?
外援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定外援,還是杭鐸那路貨色;指揮官是真正的將軍,一早鋪好后路才是真正的遠見卓識。在這種安排下,哪怕是自殺式攻擊都算不得熱血沸騰了。
只有絕望,無邊無際的絕望。在絕望當中握著希望的信念逃生。
雖然身處屏幕之外,我們知道叛軍的火種必然不會熄滅;但我們是經歷過戰爭的民族,那種希望全失,孤立無援的時刻,不該被大光明的結局輕描淡寫地帶過。
這大概也是8和俠盜一號最相似的地方。戰士們前赴后繼地送死,方能保住身后的希望;而這送死又不該失于沖動,必須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兩部電影都大寫著LOSS,為我們展現這場戰爭的艱難;萊婭打了一輩子,怕是等不到自由回歸的那一天;天行者家族只剩一對對立的母子,這個銀河系的故事不再是天行者的故事,而是自由、希望、抗爭的故事。每個角色都是自己世界的天行者,每個獨行英雄的成功構成波瀾壯闊的宏大詩篇,把自由的火種接續下去。
大概是年紀大了。雖然最愛的篇章仍然是舊共和國絕地最后的繁盛期,但最想看的故事變成了與帝國無限抗爭的續篇。小時候信奉金手指,現在雖然也缺乏安全感,但漸漸相信人定勝天。
8與俠盜一號最大的不同則在于,偷圖小分隊背后有整場叛軍的外應,而8一行人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去。續篇是全新的故事了,電影宇宙中沒有既定結局等待著他們,觀眾的希望只來源于導演,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是冥冥之中原力仍有安排,Ray的身世揭開、掃地boy的原力展現,都是新的平衡——黑暗面越強大,光明就越熾熱。和金剛狼之死一樣,年輕人的信仰就是希望。
萊婭小姐姐變成了萊婭奶奶。草根Ray接受了千年隼和絕地的傳承,而費雪奶奶的去世,意味著下一部電影三位老主演全員畢業。真的是新一代人的故事了。
三個主角的三條線都蠻緊張,擰回來也是相當緊湊。劇情90分。
然后講講差評。
這位導演大人講故事的節奏是有點拙計的。佩吉小姐姐對掛墜的信念可以特寫,但是那幾腳完全沒必要拖節奏。摸摸掛墜就把遙控器踹下來了,我還以為她是靠原力推的呢。還有沒接住遙控器這個梗玩地太小,一把沒夠著翻身撲下去在墜落中引爆,這多帶節奏啊,醞釀了半天還是一伸手的事兒,跟憋了個噴嚏打不出來似的。
有幾個扣子沒抖比較掛念。
一個是羅絲的掛墜,這個還算圓滿吧,但總覺得沒體現夠前期醞釀的精神力量。不過羅絲被要挾的時候二話不說就給了騙子這個細節我很喜歡。危難當前,再重要的信物都是身外之物,給羅絲小圓臉打call。
另一個是胸前紅花。是找到了那朵胸花沒錯,但配花正主并沒表現出是不是瑪斯的外援,而戲精出場直到退場也沒表現出跟瑪斯有沒有關系。這個完全可以提一嘴的嘛。不過既然事情沒搞定,還把自己人賣了,還是別說比較好。
第三個就是鹽。專門給了一句臺詞說地上這是鹽,我就一直在想鹽能干啥,鹽能怎么反轉,結果到最后也沒有鹽啥事兒啊。也就是盧克可能齁了一嘴行了吧。說到盧克,既然他是幻身,那么大約炮火攻擊他精神力虛點兒就行了。但我感覺隱約看到盧克站著的地方是沒被炸壞的,所以才會覺得他是用原力擋住了炮火而沒往幻身那邊想。等片源出來得仔細看看。
還有想吐槽的就是……
ray和ben的CP感真強啊……腦子里按頭小分隊瘋狂叫囂……
斯諾克死法真沒新意啊……切半身真的不一定死的啊你看達斯摩爾便當一吐回到動畫篇作威作福……雖然他科洛桑的生存幾率比斯諾克大啦但是本本傻小子不一定做得好善后還是容易出問題吧給他5%的幾率好了……
帝國指揮官小哥大約還是智商在線的,但是遇上這個中二力和殺傷力爆表的新老板也是真的苦啊……
盧克晚年迷茫了那么多年,還是到死才看透啊……
所以最喜歡的還是尤達綠豆糕大師
還有,ray雖然苦惱光劍斷掉了,但說真的,斷光劍就跟斷手一樣是主角光環……歐比旺把光劍掉泥坑里被奎剛訓過,安納金沒出師的時候被機器切了一次光劍……小本本到現在兩部電影了不過是破了個相,根本不行啊
老版演員退線,舊的情節影響力減退,主角光環不再跟出身掛鉤,老套路也棄置不用,甚至對于導演自己來說,也是新一代在寫就新故事呀!這么想想,就覺得充滿了希望。
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看!也很有繼續追下去的欲望。
星戰永不褪色!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forever!
發布時間:2020-04-15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讀《無味》有感
- 其實不知道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本書叫做無味,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也是這樣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起一個非常悲傷得讓人心疼的名字,讓那
- 09-12 關注:44
- 讀《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們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偉大的,是嚴肅的。可在這本書里,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父親。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從媽
- 10-20 關注:89
- 《題西林壁》讀后感400字
- 讀過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之后,再經過鄭老師的認真講解后,我終于體會到了詩中的道理。
《題西林壁》是作者在廬山西林寺石壁上題的
- 10-20 關注:75
- 讀《戴銀鈴的長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馬戲團的訓練師們來到了曼蚌寨,當他們看到了可口誘人的椰汁時,就讓長臂猿南尼去摘,結果讓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鄉,它
- 10-20 關注:79
- 讀《神龜俠貓》有感400字
- 說起這本書的名字,大家一定都會好奇地問道:“有這本書嗎,我怎么沒聽過?”是的,這本書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讀一讀它的類
- 10-20 關注:73
- 讀《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讀了《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文章讓我懂得了不要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精神。
課文主要講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特點
- 10-20 關注:83
- 《精衛填!纷x后感300字
- 這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坐著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風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關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