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觀后感800字五篇
《人民的名義》因其貼近現實且立意深刻,人物形象刻畫飽滿生動而深受大眾喜愛,這部劇更早已成為軟開小伙伴茶余飯后暢談的一部熱門劇。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800字五篇
觀后感一:
由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天津嘉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3月28日起將登錄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作為暌違行業十年的反腐作品,該劇以經濟飛速增長下的貪污腐敗事件為創作背景和故事線索,通過影視藝術手段精準表現檢察官查案辦案過程。《人民的名義》演員陣容強大,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柯藍、張志堅、胡靜、張凱麗、高亞麟、馮雷、侯勇、王麗云、白志迪等實力演員云集,堪稱中國電視劇的良心之作。
以檢察官調查為主線 抽絲剝繭呈現貪腐歷程
《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陸毅飾演的“最帥檢察官”侯亮平,不僅要駕馭超多專業繁瑣的臺詞,還有大量情緒爆發戲碼,十分考驗演員演技。陸毅此次飾演高智商檢察官侯亮平,不僅要深入各階層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還要以身涉險與位高權重的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遺余力消除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蒼蠅老鼠。據悉,為了全面的塑造好檢察官的形象,將角色人物立體化、生活化的展現出來,陸毅主動要求前往檢體驗生活,并結合劇情內容刻畫出了“嚴謹而不刻板、精明卻略帶調皮”的檢察官人物形象。
闊別十年題材大劇 團隊為品質保駕護航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人民的名義》制作團隊也是業內一流。編劇周梅森被譽為“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他表示,這次他把積蓄十年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這部作品中,這是他創作生涯以來的作品,寫得酣暢淋漓,全面超越了他過去的作品。《人民的名義》突破了原有的壞人只寫到副省級反腐輕描淡寫的創作模式,把反腐的斗爭推向深處。除了反腐經歷,它更多的是對于人性的反思,聚焦的是貪腐者和反貪者之間的情感糾結和人格較量。
李路作為該劇的導演、制片人、出品人,擁有三重身份的他制片、導演過《孤星》、《小蘿卜頭》、《29天半》、《好想回家》、《老大的幸福》、《山楂樹之戀》、《坐88路車回家》等作品,這次他也從多個層面精細把控著《人民的名義》的力度與節奏,李路表示,“需要一種情懷喚醒春雷,需要一出傳奇蕩激人心,需要一部作品代言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作為出品方之一,在該劇啟動前積極聯系民營投資商為該劇投資,在后續的發行以及配合審查上都傾力相助,得到了團隊及上級領導的認可。
據悉,該部將從3月28日起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實力演員云集搭配震撼劇情尺度的電視劇,或將在當前的影視行業環境中引發一場熱議。
觀后感二:
時隔多年,反腐劇熒屏破冰。昨晚,《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周梅森編劇,李路執導,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張凱麗、高亞麟、趙子琪等40位老中青演員實力出演。 在古裝玄幻、偶像劇當道的電視劇市場,反腐題材的厚重并不是那么“市場”。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周梅森是《人民的名義》的靈魂人物,此前有代表作《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劇。時隔多年反腐劇回歸熒屏,劇中涉及貪腐官員官至高層,一個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貪腐。導演李路說:“電視劇能拍到這個尺度,是國家反腐力度使然。”
一名官員被人舉報受賄千萬元,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里吃炸醬面。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侯亮平臨危受命……劇中飾演侯亮平的陸毅說,他熬了兩個通宵把劇本看完,當即就決定必須接拍:“這部戲是有價值的,它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周梅森老師也已經十幾年沒寫過這樣的戲了。我們平時從新聞報道中看到的那些貪官落馬的消息,跟我們這部戲比起來真是鳳毛麟角。我在拍攝時有時候會想,周老師寫到這么深入、這么高層次的貪污行為,這個劇能播嗎?我有時候真的會有這種想法。”
周梅森在創作中六易其稿,小說和劇本幾乎同步誕生,劇中的情節體現了最新的反腐成果,拍蒼蠅、打老虎、海外獵狐等,不但突破了以往涉獵的層級和尺度,更在政治生態的剖析和經濟犯罪的成因上有了新的思索。周梅森說:“我們寫出來,不是要讓人民絕望,而是要給人民希望,引導人民正確地看待這場反腐斗爭。要讓人們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這樣肩負著反腐職責的同志面對多么大的風險,要讓老百姓相信我們。”
觀后感三:
毫無征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成為時下全民熱評的主題。一部電視劇再次帶動了全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關注,也提醒我們黨的反腐決心是堅韌不拔的。
這部主旋律的電視劇打破以往反腐劇的壁壘,還原真實的社會政治生態,從中看出了我黨在反腐倡廉中開誠布公、坦誠相見的決心和情懷。《人民的名義》中的腐敗事件、人物取材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案例,透過文學藝術創作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非臉譜化的貪官形象,揭示了官場權力運作中的某些畸態。比如劇中戲劇化的場景生動揭示了某部委項目處處長表面上兩袖清風,實質上卻貪腐2.3億多元現金的“小官巨腐”和副市長外逃國外在酒吧、餐廳打掃衛生的“兩面”人生,既令人觸目驚心,更讓人印象深刻。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眾所周知,我黨歷來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個性是十八大以來,一向將反腐工作當成凝聚民心、興國興黨的頭等大事來抓,正風反腐始終在路上,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構成。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作風建設永久在路上。反腐敗、正作風還遠未到“松松勁、歇歇腳”的程度,“不敢腐”在上層已見成效,但在一些地方還或多或少受慣性影響。劇中其中一句對話對當下很有好處――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但是最缺的,就是忠誠的人。何為忠誠心在正中,不存邪念,是為“忠”;言而能成,沒有虛假,則為“誠”。黨員干部不妨把《人民的民義》“對號入座”,貪官、清官、諍官、佞官等形形色色的領導干部,在這部劇中都能夠找到原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身在劇中”,看看自己到底是祁同偉、丁義珍還是陳巖石,好好自省。
正心修身,常思貪欲之害、堅守為官之本,把“人民”二字銘刻于心,在紛繁復雜的官場中始終持續清醒。就像陳巖石的那句臺詞:“什么叫技高一籌,心里有老百姓,你就技高一籌。”
觀后感四:
反腐這一話題,不論古今中外,歷來都是執政者需要面對的難題,也是最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更是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的故事。包拯、海瑞、于成龍,一大批清官廉吏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構成了中華民族文明的一部分。執政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吏不廉平,則治道衰”,“公則生明,廉則生威”,關于如何做清官的名言警句也隨處可見。但是在傳統的文化語境中,對于反腐的問題,更多只強調了為官者自身的修養,在預防腐敗時更多地是重視對官員的教育。而對于反腐制度的建設始終是隱隱約約,看不見或者只是夾帶在了道德建設中。
而《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最大的進步在于展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反腐倡廉上的重要成就,也展示了共產黨人在新時代對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重要認識。這點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在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反腐故事中,往往是貪官十惡不赦,好官剛正不阿,貪官壞事做盡,清官兩袖清風,最終貪官被查處,清官造福一方百姓,社會太平,百姓山呼萬歲,一片祥和。自然這樣的故事可以警示世人,教育民眾,但似乎要想建立一個文明的社會,光這個是不夠的。劇中最大的看點就在于,不管貪官慵官,清官好官,他們始終都是人,普通的老百姓,他們來自于人民,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沒有將這些角色臉譜化,而是更多的從人性的角度去探討了這一幫人大的喜怒哀樂,命運浮沉。從緝毒英雄到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公安廳長,依仗權力肆無忌憚魚肉百姓的官二代,出身貧苦依附權力的奸商以及眾多面對誘惑難以自持的高官,這些人的故事和命運看完都讓人深深震撼和警醒。同時也傳遞出一個重要的觀點,權力只有被關進制度的籠子,腐敗才能真正被遏制。 就像任何一個社會秩序的維持需要法律,只有好的法律和制度規定了底線,道德與美德才有堅實的土壤,道德才有威嚴。同樣地,在對于權力的監督上,同樣需要良好的制度建設,只有權力在制度的框架下運行,在監督下使用,腐敗才能從根源上被扼殺。這樣,清正廉明之風才有可能教化百姓、教化人民,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因此,十八大以后,黨中央也不斷強調制度建設的要義,要以監督使權力不能任性,讓官員做到不能腐、不敢腐,最后才能實現不想腐。
反腐,作為一個千古難題,在今天的中國,在13億中國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今天,必須要解決。這是人民的要求,社會進步的要求,也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是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在反腐上的巨大成就,黨中央對制度建設的高度重視,都讓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共產黨的執政自信。而好的電視劇就是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能夠發人深思,感情共鳴。我想,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獲。
觀后感五:
《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檢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階層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還以身涉險與位高權重的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遺余力消除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蒼蠅老鼠。
記得那里面侯亮平說:“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這方面就是毀了,就下地獄了!”其實地獄離我們多么近啊。現在的社會,壓力大,矛盾多,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總有些人看到別人日子過的紅火,看到別人買車買房,享受奢華的物質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紅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應當得到的東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點點權力去換取物質上的享受。
還記得抗日英雄吉鴻昌的一則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后,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自此,吉鴻昌就將那只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身為人民公仆,就應當努力學習,努力培養自己的廉潔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片中的齊斌也一直在講,他自己的教訓就是學習不足,法律法規的這些學習高度沒有拔上去。只有個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會流毒的侵蝕。
人,無欲則剛。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華美,其實燙手的東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剛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為別人的表率。“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誠不欺我
發布時間:2020-04-0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讀《無味》有感
- 其實不知道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本書叫做無味,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也是這樣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起一個非常悲傷得讓人心疼的名字,讓那
- 09-12 關注:44
- 讀《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們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偉大的,是嚴肅的。可在這本書里,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父親。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從媽
- 10-20 關注:89
- 《題西林壁》讀后感400字
- 讀過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之后,再經過鄭老師的認真講解后,我終于體會到了詩中的道理。
《題西林壁》是作者在廬山西林寺石壁上題的
- 10-20 關注:75
- 讀《戴銀鈴的長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馬戲團的訓練師們來到了曼蚌寨,當他們看到了可口誘人的椰汁時,就讓長臂猿南尼去摘,結果讓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鄉,它
- 10-20 關注:79
- 讀《神龜俠貓》有感400字
- 說起這本書的名字,大家一定都會好奇地問道:“有這本書嗎,我怎么沒聽過?”是的,這本書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讀一讀它的類
- 10-20 關注:73
- 讀《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讀了《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文章讓我懂得了不要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精神。
課文主要講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特點
- 10-20 關注:83
- 《精衛填海》讀后感300字
- 這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坐著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風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關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