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以下廢話的,直接翻至第二頁讀書筆記 說明感謝:
非常感謝您有心或無心的點擊,本文內容并非本人原創,(非常感激原創作者^_^)而是
從網上各處搜集資料,自己加以整理,小幅度修改,并制成統一格式,便于大家不用閱讀全
文,而能了解全書的大致內容,更方便大家摘抄。(建議不要全抄0.0) 當然!在此!堅決!
不提倡!快餐式閱讀!衷心希望您有機會有時間有興趣,可以仔細翻看本書籍。
若對本文的格式有其他要求建議的,請您留言! 若您需要某書的讀書筆記,請您留言,我將盡快搜集,整理并上傳,或者直接發您的郵
箱。
考慮到下載其他資料所需財富值從0-n不等,所以本站所有資料均只收取1個財富值。 在此向本文內容的原創作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bingo海彬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羅貫中著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以描寫戰
爭為主,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
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一千多個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趙云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對后世
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主要情節為三個國家的興衰史。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后被董卓奪權,曹操
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后來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
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占益州,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占江南地
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 人物形象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首先是諸葛亮。熟知 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
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
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曹操,在平時的學習中他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但是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狡猾,奸詐,狠毒,殘暴。 劉備
甚有眼光,善用人才,親和于人,資質聰慧但缺少果斷。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于《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
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篇二: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內容豐富,成語眾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
術才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張角,張梁,張寶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后,三
兄弟開始打天下,以及當中發生的事.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受益非淺,看,諸葛亮的出現使三國變
得更有意義,真是進入白熱化階段.火燒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漢中,七擒孟獲,智取三城等都是
諸葛亮的“杰作“,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 我總想著,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
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
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正是因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
一位先生. 在《三國演義》里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
杯酒言歡.而且這種斗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等,都毫無例外地被卷入了斗爭
的漩渦,甚至成為斗爭的工具.他們為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欲望,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
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
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彌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
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
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云、狡詐多疑的曹
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
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
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
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
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
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
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214和217
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
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
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
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
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
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采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
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
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
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
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篇三:《三國演義》讀書筆記(范文)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
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
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
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
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
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
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下印
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
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
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
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
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
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
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
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
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
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
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
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
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
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
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
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隨文贈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況】篇四: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作者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
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
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
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主題概括 好詞
《三國演義》以三國爭雄為題材, 其所展示的帝王將相都是歷史上真實的英雄。 而作者將他們的性格和功業夸張再現,把他們刻畫成非現實的超人。 從儒家政治道德觀出發,
《三國演義》蘊涵著千百年來人民對明君賢臣的寄托。 但歷史發展進程恰恰與理想背道而馳—— 暴
政能戰勝了仁政,奸邪壓倒了忠義, 全知全能的諸葛亮也無力回天。 在三國風云變幻中,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描寫來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 揭示主體道德和歷史進程的背離,使英雄形象蘊涵了濃重的悲劇性質。 《三國演義》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藝術魅力和文化震撼力, 主要是因為它以悲劇的形式表現了歷史與道德的沖突, 將中國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愴和抗爭等表現了出來。 1東漢末年 2民生凋敝 3兵荒馬亂 4群雄競起。 5梟雄曹操 6首屈一指 7龍驤虎步 8躊躇滿志。 9唯才是舉10遠見卓識11濟濟多士12如虎添翼。 13發號施令14假傳圣旨15身經百戰16出生入死。 17青梅煮酒18旁敲側擊19夢中殺人20狐性多疑。 21望梅止渴22略施小計23割發代首24工于心計。 25對酒當歌26橫槊賦詩27才兼文武28獨步一時。 29老驥伏櫪30志在千里31烈士暮年32壯心不已。
33諸葛孔明34驚才風逸35上知天文36下知地理。 37寧靜致遠38淡泊明志39用行舍藏40韜晦待時。 41三顧茅廬42精誠所至43知遇之恩44投桃報李。 45隆中對策46審時度勢47指點江山48面授機宜。 49初出茅廬50錦囊妙計 好句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義) 2亂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3汝視本人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4寧教本人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本人(曹操) 5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劉備) 7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9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10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關羽) 11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 十拿九穩耳(關羽評張飛) 12非恬淡無以明志,非寧靜無致使遠(諸葛亮) 13本人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本人決一死戰(張飛) 14丈夫處世兮犯罪名,犯罪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 1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顏) 18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1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評趙云)篇五:三國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頭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詩,說出了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的這個含義。可是看完三國,我卻覺得,很多英雄
在我的心中著沒有消逝,而是通過三國讓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而書中的故事,更
是隨著三國,千古流傳。 三國是一段包含著七分歷史的名著,一個刻畫了如此多的讓人印
象深刻人物的書。合上書本,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曹操的奸,劉備的仁,關羽的
忠義,諸葛亮的智,張飛的勇猛,趙云的有勇有謀,周瑜的英年早逝,魯肅的忠厚誠實,黃
忠的老當益壯,黃蓋的苦肉計等,再如夏侯兄弟,五虎上將,“槽中三馬”(馬家三人和司馬
家三人),留下印象的人竟然是如此之多。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更是一段段堪稱經典。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三國的開始,這一拜,報國安邦志慷慨,建功立業展雄才,患難
相隨誓死不分開。應該說是至今都影響很多男人之間關系的故事。而且他們也真的做到了。 王允的美人計,除了讓貂嬋的美貌被讀者感慨外,更體現了呂布的好色,及反復無常,
對自已的義父也能下的了手。不忠不義,當然這方面在以后的王允被殺,及劉備的徐州被奪
也被作者反復呈現出來。也難怪最后的白門樓殞命。 關羽的溫酒斬華雄,所展示出關羽的
傲。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展出的忠義,加上斬顏良,誅文丑等展其勇猛。華容道放
曹操展現的知恩圖報。而和龐德對戰時,用計水淹七軍展現了關羽的智等。使他成為一個被
作者神化的人,至今被很多人拜祭的關二哥。 曹操的誤殺呂伯奢一家,“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對曹操的真實寫照。
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曹操占在正義的一面,對別的諸候都在言論上占有優勢,體現了曹操的
智。對關羽的封賞,招賢,長坂坡對趙云不許放冷箭等,展現了他的愛才之心。他胸懷大志,
目標明確,他手下猛將及智將都是最多的,最后司馬也是因為他的班底,才能最后一統天下。 三國演義中也教了人很多的謀略。三十六計中基本上所有的計在三國中都有體現。人無
遠慮,必有近憂。考慮周全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勝利。就如下棋一樣,同樣的力量,拼命
三郎式的人,可以逞一時之勇,可能有短暫的勝利,卻不能笑到最后,只有考慮更多的人,
才能贏得勝利。現在生活中做事也是一樣的,如果做事什么不想,不計后果,只為一時痛快,
得到的結果很多只會是很苦澀的。 讀完三國演義,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以史為鑒,讓我以后會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標簽: 三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