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是聽著村里的老人滿懷尊敬的語氣講述著革命的故事,講述著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一步步的奮斗得來的。《紅巖》這是一本講述革命精神的小說,具有很深刻的意義,很值得一讀,下面是兩篇小學生紅巖讀后感。
紅巖讀后感(一)
最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紅巖》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漫漶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勝利進軍和反動派的垂死掙扎,是這一時期的特點;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
在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江姐,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干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當她的手指被國民黨把竹簽釘入手指時,她即使承受著十指連心的痛苦,也沒有對敵人泄露出任何一絲有關黨的機密或是有關黨內人員的姓名什么的,讓敵人的那些陰險的陰謀徹底的破滅;江姐還說過:“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
紅巖讀后感(二)
《紅巖》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中國有了這些解放軍,革命人士,才有我們新中國!
《紅巖魂》給人以深思和啟迪,使我了解了祖國的昨天,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虛度美好的時光,因為這美好的一切是革命先烈傾盡滿腔熱血換來的;我們沒有理由畏懼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因此比起先烈們面對的嚴刑拷打和死的威脅,困難又算得了什么?我們只有刻苦學習,長大才能建設“四華”,振興中華,以告慰先烈,做新世紀合格的接班人。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吧!《紅巖魂》向我們展示的紅巖精神,將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