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三字經讀后感
篇一:這三個字經歷了世界滄桑的滄桑,走過了多少次,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已經登上世界的頂峰,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三字經典是最典型的作品。這本書最顯著的特點是,三個字符1,簡單的意義和容易理解的,讀的,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探索這本書的作者,即便如此,有些人放音樂也讓美麗的旋律,凈化心靈升華個人的思想,讓你在欣賞同時押韻,并觀察生命的意義存在和人的內心世界。一開始,性是好的。這兩句話在“嵌入式”開頭,雙關語,從人類的本性開始書寫,清晰的結構,并闡述了人性,那是天生的,自然是一種原始的,由錢文中教授介紹的:最初提出的人的概念是儒家孟子的創始人。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后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因為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響,對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打游戲、逃學、說臟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篇二:三字經讀后感500字 當我讀到《中華少兒愛國三字歌》中的“故土熱,家鄉親,思養育,貫終身”時,便引起我一連串的思索:這句話說得是多么深刻啊!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對于生養他的父母及家鄉的故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這句話也無疑批判了當今社會的“出國風”。 如今中國有許多人認為能夠出國是一件時髦的事,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而我國的設備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確是落后了很多,所以,許多“才子”們為了自己的前途,出國去了。國外的五彩繽紛,豐厚的薪水,誘惑了一個個“才子”遠走他鄉,并且一去不復返„„ 再看看老一輩的科學家們,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幾經周折,在國外學成又歸來了!他們要在自己的故土上散發光和熱! 我們不否認國外的條件好,待遇優厚,不否認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是個“窮”國。可是,有句話說“子不嫌母丑,狗不謙家貧。”試問那些所謂有才華的哥哥姐姐們,你們學識淵博,又為何不肯為自己的祖國添磚加瓦,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富強起來呢? 愛國并非一句空話,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做才行。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天下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化為“易”事,不做則反之。作為一個中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才能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將獻我們的才華無保留地貢獻給我們的祖國,才能夠使我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國家! 同學們,請記住:“振興中華靠我
輩!我們不能紙上談兵,而需要我們把愛放在行動中。
篇三:三字經讀后感500字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凈化心靈,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并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后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因為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響,對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打游戲、逃學、說臟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的“不能做兩件事”。在古代,有唐伯虎,被稱為“南方的南方”。當他年輕的時候,他因為缺乏“心”而受到老師的教導,但最后,當他意識到真理時,他的技能超過了他的老師。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我們有好成績或壞成績?如果你考慮你自己的問題,你應該注意它。
「標簽: 三字經讀后感」
發布時間:2018-07-2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讀《無味》有感
- 其實不知道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本書叫做無味,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也是這樣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起一個非常悲傷得讓人心疼的名字,讓那
- 09-12 關注:44
- 讀《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們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偉大的,是嚴肅的。可在這本書里,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父親。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從媽
- 10-20 關注:89
- 《題西林壁》讀后感400字
- 讀過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之后,再經過鄭老師的認真講解后,我終于體會到了詩中的道理。
《題西林壁》是作者在廬山西林寺石壁上題的
- 10-20 關注:75
- 讀《戴銀鈴的長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馬戲團的訓練師們來到了曼蚌寨,當他們看到了可口誘人的椰汁時,就讓長臂猿南尼去摘,結果讓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鄉,它
- 10-20 關注:79
- 讀《神龜俠貓》有感400字
- 說起這本書的名字,大家一定都會好奇地問道:“有這本書嗎,我怎么沒聽過?”是的,這本書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讀一讀它的類
- 10-20 關注:73
- 讀《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讀了《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文章讓我懂得了不要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精神。
課文主要講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和不辭辛苦的特點
- 10-20 關注:83
- 《精衛填海》讀后感300字
- 這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坐著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風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關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