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活動是更加的頻繁,但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所以環境更需要我們去保護。小編今天想要給各位讀者推薦一篇家庭生活燃料環境調查報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學習一下。
課題名稱:家用燃料的調查
指導老師:xx
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學習小組成員:xx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了解當地生活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2、通過調查培養自身的各種能力。
二、研究方法和過程
研究方法:實地考察、收集資料
研究過程:首先,上網查些關于家用燃料的資料。然后,走訪當地個別家庭(實際操作時簡化了,換作調查全校師生)、飯店所用的燃料。最后,把所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統計、交流及得出結論。
三、研究的結論
在當今社會,家用燃料已是必不可少的了。不管是在家庭里,還是在工廠單位里都需要這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
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的溫室效應問題,二是二氧化硫所形成的酸雨污染。環境問題集中體現在下述幾個問題上。
一是每年由于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巨大,1980~1989年平均每年為5.5億噸二氧化碳,1998年平均排放量達到63億噸二氧化碳,并且這部分二氧化碳是影響大氣變暖的主要因素。根據氣象學家從南極冰芯和粒雪保存的大氣地質記錄表明:工業革命前的一萬年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基本保持280百萬分之一左右,19世紀后期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始呈指數方式上升。在工業革命后的約150年內增長了大約28%,從1850年的約280百萬分之一上升到1999年的367百萬分之一。在此期間,從工業革命起到1959年100年左右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13%,而從1959年到1993年僅34年間又增加了13%。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約以每年1.5~1.8百萬分之一的速度增加,照此發展,2030年將達到600百萬分之一,全球氣溫將上升1.5~4.5℃,21世紀末將達到650~700百萬分之一。這將對人類居住環境具有災難性的影響。
二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還會繼續大規模使用化石燃料,并且使用總體呈增加的態勢。主要原因在于:人類隨著經濟發展,全球總人口呈增加的態勢;全球更多人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再就是人類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大規模用非化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溫室效應還會繼續發展。
化石燃料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燃燒時各種氣體與固體廢物和發電時的余熱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時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大,從而導致溫室效應,改變了全球的氣候,危害生態平衡。二是熱污染。火電站發電所剩“余熱”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氣或海洋中,在多數情況下會引起熱污染。例如,這種廢熱水進入水域時,其溫度比水域的溫度平均要高出7~8℃,以致明顯改變原有的生態環境。三是酸雨問題。盡管目前酸雨通過多種手段的實施有所減小,但是隨著油氣能源緊缺,更多的煤炭將被使用,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及總量都會增加。酸雨問題還有可能出現增大的反復,同時也會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增加了我們的知識,培養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增長了我們對社會的燃料的總體概況的了解,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從中我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們十分期待下一次研究性學習調查。
「標簽: 環境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