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今年寒假我和村中的幾個同齡人主要針對老年人的居條件及現狀,健康狀況,精神狀況,醫療保障狀況和文化體育等幾個方面在九龍村展開了調查。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當前,人類社會正經歷著一個巨大變化。這就是全世界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五歲以下嬰幼兒。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這無疑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超負荷的負擔。然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到上個世紀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群中,農村老人約占80%。目前,我國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農村人口的7%以上。這些確鑿的數據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齡化正日益逼近我們。如何解決好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問題,尤其是農村養老的問題。是當代中國必須關注,也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因為農村養老問題的妥善解決直接關系到中國農村秩序的穩定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國農村社會的和諧。
一、老年人生活來源問題
該村老年人生活費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他們的子女供養,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擔部分的家務勞動,如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小孩等等。二是少數體格交好具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自己還擁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歸老年人自己支配。據調查該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問題。另外該村有少數五保戶,他們居住在大崗村的敬老院里。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財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費用。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補貼。保障了他們最基本的生活。
二、老人的醫療問題
醫療問題在農村問題中應該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村民的經濟條件一般,只可以承擔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費用。我們去的時候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該村實行,也能為該村老年人減輕了部分醫療負擔。按規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數目醫療費用享受不同比例的報銷數額。此項政策在該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廣,絕大多數人都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盡管有村民反映合作醫療存在報銷手續繁瑣,且必須在定點醫院看病等各種不便,但合作醫療為大家帶來了明顯的補助,所以村民都對這項制度表示肯定,并希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改進,更進一步的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應當注意的是雖然合作醫療制度給村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現目前,醫療費用主要還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擔,當老人出現重大疾病,無錢看病,因病致貧的情況仍然存在,當然這個問題也是社會普遍問題,在醫療保險還未能在農村實行推廣之前,這基本難以徹底解決。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我們的調查中沒有發現有現遺棄重病老人的現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還是會盡力為其醫療。
三、老年人的休閑活動
由于現在農村的大多青壯年子女都外出務工以賺取比留下做農活更多的酬勞,所以該村的老年人要承擔一些日常的簡單田間勞作和家務勞動,家里有小孩的還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閑時間并不算太多。在我們隨機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爾觀看電視節目。原因有多個:一是為節約電費。二是給家里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是現在的電視節目除新聞和極少的電視劇外,老人們都不喜歡。該村還沒有設立圖書角,原因是考慮到光顧的老年人不會太多。這與農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與城市的老人不同,這里的老人對國家大事也不太關心。對精神生活關注相對較少。
四、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我們隨機抽取了幾十個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例超過了80%。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的生活現狀都表示滿意對未來的預期都充滿樂觀,這里的老人更多的體現出了與世無爭的清淡。由于該村老年的生活比較充實,生活中有瑣碎的伙計,家里有孫輩的孩子,所以籠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獨感和彷徨感在該村很少見。該村被調查的老年人絕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并不迷信于鬼神。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生活感到滿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率為94.4%。調查中,有63.3%的老年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滿意;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太
滿意的占5.6%。調查中,有96.6%的老人對子女給予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是滿意的;感到非常滿意的占24%;感到比較滿意的占5.1%;感到基本滿意的占19.6%;感到不太滿意的僅有3.4%。
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生活磨難的一代,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過去經濟困難、社會*的日子里受盡了各種痛苦,相對平靜穩定的生活已經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這就是中國農民非常質樸可愛的一面。他們的兒女雖然大都在外打工,給以他們的關懷不夠多,但他們都對此持理解態度,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老人們都支持子女出去闖自己的世界,而子女基本都能在物質上履行贍養的義務。而在精神上,老人們多依靠老年間交流活動排遣寂寞。人老了有好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來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要求并不高,在能滿足溫飽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親情,當然這也與經濟發展之間有一定的矛盾,不過這些矛盾都是可以通過家庭內部的和諧溫暖來解決的。
面對未雨綢繆的心態,有關專家已經建言,無論中國將來養老保險體系的結構如何,現在的當務之急都是恢復養老保險體系的信譽和資金的可行性。畢竟“一個運行良好的現代社會不可能放棄養老保障”,如果人們普遍對養老金能否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表示懷疑,那就說明這項改革還沒到位。
儒家認為:“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見,儒家思想以“孝”為先,“孝字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有老人扶子之義。”因此,孝的道德倫理觀最初是用于協調父與子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儒家思想占據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并列為三綱五常之首,凡是以孝為先,封建統治者正是依據此統治來縛著勞苦大眾的思想靈魂,進而進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識形態高度,有利于封建統治階級政權的鞏固和維持。這個轉變過程本質上包含著“政治”和“倫理”的雙重含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中國統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使得華夏農耕民族“順從、軟弱”的農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續,成為農耕民族根深蒂固,頑固不化的傳統思想觀念。因而,在這種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圍中,農耕民族總是認認真真地盡孝道。于是孝順父母這一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便逐漸成為農村家庭養老的核心因素。
中國有句俗話: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現在說“活到七十不稀奇”。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有所惡化,患病率、傷殘率不斷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將更多的需要日常護理,這必將加重家庭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拒養老人情緒的增加。
總而言之,養老問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問題,因為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目前,我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建設,逐步構建了公辦、民辦、居家“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新模式。一是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服務。二是穩步發展民辦養老服務。三是發展居家養老。面對社會老齡化,我市的農村養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正確解決了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才能讓大多數的人生活安康,才能全力助推“雙提升”。
- 關于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書,我們將轉成野蠻人。同學們都比較愛看書,不愛看書的同學也都被“感染”成了愛讀書。
- 04-05 關注:0
-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 今年寒假我和村中的幾個同齡人主要針對老年人的居條件及現狀,健康狀況,精神狀況,醫療保障狀況和文化體育等幾個方面在九龍村展開了調
- 04-05 關注:0
- 社會調查報告范文集錦
- 經過一周多緊張有序的走訪、調查以及宣傳,迎來了我們暑期社會實踐的圓滿結束,我們按計劃完成了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并且受到了理
- 04-05 關注:0
- 春節民風民俗調查報告
- 我們每年都過春節,各地的人們都要放煙花爆竹、吃餃子……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們做了春節民俗的調查報告。
- 04-05 關注:0
- 學生近視調查報告合集
-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
- 04-05 關注:0
- 調查報告總結集合
- 有關數據表明,近幾年來,燕郊地區鄉村農民收入持續不斷增加,年勝一年,對數據深入分析發現,村民們推陳出新,一改日出而耕
- 04-05 關注:0
- 農村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農村建設提出我們的建議。為了解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我寒假展開了此次調查。
- 04-05 關注:0
- 中學生近視的調查報告
- 我國是近視眼的高發地區,中學生近視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齡化、高度數開展的趨勢。本文是為大家的中學生近視情況的,僅供參考
- 04-0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