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網絡都已并入“高速公路”
因特網上數以百億計的位元資料以光速在飛來奔去,把你的個人電腦和全國的無數資料庫、其他的個人電腦或終端機聯在一起。任何人經過學習都可以“運籌帷 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條看不見的“高速公路”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無比的電腦網絡,私人電腦與大部分的公眾網絡都已并入,形成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與各國 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相連,因特網已遍布全球。未來將形成一個“全球信息基礎設施”(CII)。由此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陸路、海路和空中的通路之外,又有了 更重要的第四條信息通路。地球村居民只要擁有雙向電視或聯上網絡的個人電腦,都可以使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基本功能,像查詢公眾信息,或是電子雙向購物,也 可以付費取得某些形式的信息,通常是經過加工的,像電子報紙、“任你選”電影等。
網絡使用者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網絡用戶不可以利 用網絡違法行事。網絡是信息最佳傳遞通道,也就牽涉很多知識產權事宜,沒有基本的法律常識與道德,也會使信息高速公路成為知識產權糾紛最集中的道路。將來 也許信息高速公路管理委員會將應運而生,下設信息高速公路監理所,負責各級執照的核發,也可能必須設立信息高速公路警察。建立網絡道德、加強教育可能是比 建設網絡本身還重要的事。信息高速公路雖然不是真正的道路,卻可以取代一部分道路以及其他交通路徑的功能。信息高速公路可以減少往返交通,讓人留在家中做 完很大一部分本來一定要出門才能做好的事。不用上圖書館,就可以查到上網圖書館的藏書、文件與資料,包括印刷品、錄音和影像資料,過去很多珍善本書不能外 借,現在內容都儲存在圖書館的檔案資料庫中,誰都可以“借閱”。有些資料可能得經過申請才能查詢,但已比過去開放得多了。在網上可查詢每個星期的新書,試 讀摘要和書評。
計算機學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