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馬上又要放暑假了,很多學生會利用暑假時間
勤工儉學,既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又有經濟收入,減輕父母的負擔。
多數學生在假期都會做家教一類的兼職,但也有的大學生另辟蹊徑,看到外賣員賺錢多,于是就從事外賣工作,可實際實踐下來才知道,跟自己預期的差別很大。
最近有位讀大三的女學生,為了賺點外快,暑假的時候去幫人家送外賣,因為她聽說送外賣很賺錢,一個月可以賺六七千,結果她送了兩個月的外賣,一共送了1500單,才賺了6000塊錢。
她每天都要工作10小時以上,受累也就算了,還遇到外賣被偷的事情,經常會被投訴,遭平臺罰款,她說送外賣,是又受氣又受累又賺不到錢,真的是弱勢群體。
有網友幫她計算了一下,如果按一單可以賺6塊錢算,1500單,能有1萬多塊錢收入,可是她只賺了6000多塊錢,那么剩下的4000多去了哪里呢?
有懂行的人說每個月3000多塊錢屬于正常的水平,一些三四線城市,每單的收入也只有三四塊錢,如果再碰到投訴的話,平臺扣錢是很厲害的,大概一次就會扣200塊錢。
有的人認為大學生有文化有知識,從事這樣的體力活顯然不是他們的強項,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是去跟那些沒有文化只能拼體力的人搶飯碗。
也有的人覺得女大學生能吃苦,在暑期的時候做短暫的外賣員工作,既可以鍛煉身體,同時又磨練自己的意志,還有收入,可謂一舉三得,至于收入多少不要太放在心上,就算是給自己一次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