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鐵道校區張貼欄里滿是各種“招聘”信息,兩名同學正仔細查看,希望從中找到可以兼職的工作。許馨藝 攝
近日,本報熱線96333接到線索:新學期伊始,一些大專院校的張貼欄里經常出現為在校學生推薦兼職的招聘廣告。有些學生認為課余時間兼職可減輕家里負擔,一時出現扎堆找兼職的現象,沒想到應聘時卻上當受騙。勞動監察部門提醒,當前各大學已陸續開學,特別是剛剛入校的新生要注意甄別各類招聘用工信息,防止上當受騙。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前往調查。
應聘兼職要交100元服裝費
湖南中醫學院二年級的付同學反映,在學校宣傳欄、食堂、小賣部等地方都看到貼有某品牌牛奶代理招聘兼職的宣傳單,上面寫明不要“中介費”,只要帶上學生證和身份證過去即可給她安排兼職。
付同學興高采烈來到五一大道202大廈A座26樓的2605房招聘地點。工作人員先讓她填寫了一份涉及姓名、學校名稱、聯系方式等的簡單表格,接著說要先交100元才能簽合同,這100元是公司為了幫學生聯系兼職單位所花的電話費及上崗的服裝費用。付同學懷疑這是專騙學生的把戲,以不收“中介費”引誘學生去后,結果以其他名目收錢。
昨日,記者前往付同學所說的該處為學生推介兼職的辦公地。簡陋的辦公室里,擠滿了許多前往應聘的學生,6名工作人員不斷給學生介紹可以兼職的工作,不少學生在他們的蠱惑下繳納了100元填寫表格。在辦公室的墻上,記者并沒有看到正式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合法經營證照。
工作人員不愿亮出公司名稱
記者暗訪時看到,工作人員非常積極地向求職者推薦崗位。對于他們公司的具體名稱、有無合法經營手續,一名工作人員支支吾吾,表示“這些都有,只是沒掛出來,至于公司名稱,沒必要了解那么詳細。”
隨后,工作人員迫不及待地要一名求職者先交100元,以便有單位需要兼職時好聯系。“張貼的招聘信息說免收‘中介費’怎么又要收錢?”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她說收取的只是為學生聯系兼職的電話費和服裝費。
在應聘現場,兩名來自河西的大學生在討論。一名女生向同伴表示“已跑了三家公司應聘兼職,都交了錢,沒有一家有準確信息,這是第四家了。”記者看到周圍大多是20歲左右的學生在商量著求職的事。
收集必要證據維護自身權益
湖南社科院社會學家方向新教授認為,目前,中介行業很不規范,管理不嚴格,大都沒正式注冊。“一般正規中介公司,在工商部門都可查到注冊登記資料。”“中介”公司不可能做虧本的生意,像這種離譜、吹牛的招聘信息,大學生一定要多個心眼。
方教授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兼職,鍛煉自己的能力,以便為將來就業積累一些經驗。而一些人正是瞄準了大學生的這一心態,在高校內散布形形色色的虛假兼職招聘廣告,誘惑欺騙大學生牟利。希望廣大學生一定要小心甄別,不要輕易上黑中介的當,以免賺錢不成反賠錢甚至造成人身損害。湖南一星律師事務所葉翔鋒律師提醒,一旦權益受侵害,要收集諸如領取報酬的簽名單或可證明在單位工作過的憑證等必要證據,并可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