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大學文法學院大三女生小謹(化名)很郁悶。她在鎮江市找到了一家培訓輔導機構做兼職,可才工作兩次就接到辭退短信,沒說明原因也沒付報酬。兩周后,小謹得知該培訓機構辭退自己的原因,竟然是他們認為小謹長得太漂亮了,學生不學習只顧看她了。這讓小謹實在接受不了。
因為“太漂亮”被辭退的確是個稀奇事。在很多人的意識中,閑暇之時看美女帥哥能夠愉悅心情,是件樂事?捎腥藚s認為太漂亮了會讓學生無法專心上課,繼而遭辭退,以大眾的價值觀來審視,的確有違常理。
不過,從現實中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看,這又未嘗不是一種現實。培訓輔導機構的功利性很明顯——— 如果培訓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那對這培訓機構的名譽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于是,當三四年級的學生光看美女老師而忘記學習時,小謹被辭退已經埋下了現實的伏筆。只是,這樣的理由難以搬到臺面上來,于是培訓輔導機構只有辭退信而沒有說明原因,因為真正的原因一說明無疑會激起千層浪,更會對機構的名譽造成影響。
有人說這是“美麗歧視”,似乎可以與“性別歧視”、“背景歧視”等掛鉤,但我卻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歧視,更是一種觀念的滯后。現實中少有人會歧視美女,從男人們看見美女就兩眼放光的神態便可感知。面對美女,很多男士都會近乎苛刻地控制自己的言行,比如柳下惠。這種苛刻表現在培訓輔導機構上,便是苛求功利,辭退讓學生無法安心的美女老師。
無論是“紅顏禍水論”還是其他的種種歧視,都是必須糾正的“惡”,“太漂亮被辭退”正是一個可以作為維權起點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