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 打工小廣告挺多,但不少人都上過當
近日,記者走訪了省城一些高校,看到在這些學校校園的公告欄里貼滿了各類暑期打工的小廣告,比如“招聘兼職話務員”、“招聘暑期手機卡促銷員”、“招聘暑期兼職老師”、“招聘傳單派發人員”等等。
“每年放假前,各類打工小廣告鋪天蓋地,但這些用工單位的可信度卻讓我們懷疑。”大學生小劉告訴記者,去年他曾通過一份小廣告提供的信息,給一家電腦公司打工,本來說好工作一個月,支付打工費1100元,但到了發工資時,這家公司卻借口大學生沒工作經驗,只給了800元。由于當初沒有簽訂協議,小劉最終不得不吃了啞巴虧。
每年假期,大學生打工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但記者從勞動監察部門了解到,每年假期,都有不少大學生投訴在打工過程中上當受騙,由于學生缺乏法律保護意識,企業也不跟大學生簽訂打工協議,出現糾紛時,大學生的權益往往受到侵犯。而工商部門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最擔心大學生禁不住高薪誘惑,誤入傳銷陷阱,甚至遭受人身傷害。
用工企業: 暑期業務多,急需大學生來幫忙
徐先生是歷下區一家酒店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由于近幾年酒店行業遭遇“招工難”,服務員非常緊俏,所以每當夏天來臨,一方面是晚上來酒店吃飯的客人非常多,另一方面是酒店的人手明顯不夠用,所以,他們酒店非常希望招聘到合適的大學生來店里打工。
省城一家家電賣場的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坦言,無論是在暑假、寒假還是在黃金周期間,他們都需要不少臨時促銷人員,但經常是招不到那么多合適的兼職大學生。“我們感覺現在沒有太多正規的招聘兼職大學生的渠道,往往只能到學校貼小廣告或者在網上發信息,但這種小廣告的形式,給人的感覺是可信度不高,影響了我們的招聘效果。”
濟南市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來,不斷有各類企業向該市場反映,因為暑假期間單位的業務非常多,所以很需要招聘一批大學生來單位幫忙。
專家觀點: 勤工儉學需正規的公益信息服務平臺
濟南市勞動監察部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缺乏正規渠道和真實可靠的崗位信息,很多學生找兼職都是通過校園里貼的招聘小廣告。這些廣告沒有經過有關部門審核,招聘單位的資質也無法確認,招聘后往往不簽協議,這是大學生暑期打工頻頻上當的主要原因。
而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則表示,如果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媒體及社會相關部門能夠聯合提供一些公益的暑期打工信息服務平臺,可以吸引大量優秀大學生前來找兼職,通過這些平臺,企業也能夠招到合適的兼職大學生。
山東管理科學研究院高校就業指導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媒體聯合社會各家責任單位共同推出各類暑期勤工儉學活動很有現實意義,將起到搭建公益信息平臺的作用,真正幫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幫企業招到合適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