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如何度過?兼職打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昨日,華威解放碑人才市場舉行重慶首屆兼職、暑期工人才招聘大會,不少單位針對大學生推出大量兼職和暑期工崗位,受到大學生追捧。不少進場大學生表示,賺錢多少無所謂,主要是鍛煉能力,增加社會經驗。
現場
展臺過道都擠滿人 大多數都是大學生
昨日上午10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華威解放碑人才市場,招聘會在商業大廈4樓舉行。從1樓開始,3米左右寬的樓梯就擠滿了人,樓梯間上下很不通暢,需要側身才能通行。
許多已從招聘會現場出來的人都不急著離開,拿著招聘報紙坐在大廈一樓的臺階上仔細翻閱招聘信息,不時用筆勾畫。從穿著和外貌來看,應聘的基本都是年輕人,大部分還是在校大學生,三三兩兩扎成一堆。
在一個招聘公示欄前,有三位女生和兩位男生被擠得挨在一起。其中一名女生指著一則招聘簡章說:“我的一個學姐就在這里做過兼職,發傳單,50元一天,我們可以去看看。”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會場每個展臺前都有不少人,過道也擠滿人,很多應聘者拿著招聘簡章不停地扇,不少人的頭發被汗水打濕,在人群中能聞到汗味。
待遇
普遍上漲三四十元 主持人每場兩百元
“性別不限,待遇面議”、“教育顧問、形象禮儀、話務員”……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在招聘簡章上,培訓機構、廣告公司、酒店、服裝公司提供的職位較多,有的還明確寫出只招在校大學生,要求口齒伶俐,形象氣質佳,普通話標準等。
主辦方華威人才市場負責人介紹,通過最近一兩年調查,目前重慶企事業單位中,有30%有對兼職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服裝、化妝品、通訊、教育培訓、營銷、策劃、會計、設計、文化傳播、模特、主持、體育競技、科技等方面。另外,通過對重慶高校學生的問卷調查,及招聘會應聘人員的問卷調查,目前主城區有50萬人才有兼職意向。
從參會企業提供的薪資待遇來看,暑期工由以前每天40元至50元,普遍漲到70元至100元,而企業更愿意錄用在校大學生。
重慶原野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曾杰提醒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做兼職,與用人單位是雇傭關系,應該簽訂的是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相比,它不涉及五險一金,只是約定勞務報酬和其他相關保障。如果在工作中雇工發生意外,由雇主承擔責任;如果意外事故的發生雇工有一定責任,則由雙方共同擔責。
部分崗位兼職全職待遇對比
職位 兼職 全職
救生員 70元/天 2000元/月
培訓老師 60元/課 1600元/月+提成
話務員 70元/天 1800元/月
促銷員 50元/天 1500元/月+提成
主持人 200元/場 2000元/月+提成
這個勤工儉學部部長家里不缺錢
大學兩年周末假期 只要合適她都兼職
在昨日的招聘會現場,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一位穿著紅色裙子的女孩。與其他求職者不同,她的登記表填得很認真,幾乎每一項都填得滿滿的,如“工作經歷”一欄有六排,她就填了五排,包括銷售員、話務員、老師等。“很少見到連兼職自薦書也寫得這樣認真的人。”一位招聘人員感嘆。
大學兩年兼職已成習慣
女孩叫熊元元,個子不高,扎著個馬尾,看上去很干練。重慶晚報記者提出要采訪她時,她沒有表現出意外的神情,只是禮貌地說:“我現在還要填表,投簡歷,等搞定了再說。”
一個上午下來,熊元元填了三份簡歷,投了培訓老師、職業顧問、促銷人員崗位,都得到了復試通知。她笑著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自己在三峽學院學習應用英語本科,馬上升入大三。從高三畢業開始,她就做過很多兼職,有彩票銷售、家教、話務員、銷售、培訓、發傳單等,“現在做兼職成了一種習慣,自己就像一個兼職達人。”
“從高三畢業開始到現在打了至少7個工種,賺了約4000多元。”熊元元說,只要有合適的工作,周末、假期都做兼職。
家里每月生活費上千元
其實,熊元元的家里并不缺錢,父母在老家梁平上班,都有一技之長賺錢,每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
“我做兼職并不是因為經濟困難,只是想鍛煉一下自己。高中畢業時,幾個同學想利用暑假打工,我就跟著去了,就這樣走上了‘不歸路’。”她笑著說。剛開始加入兼職大軍時,有的老板開始看她個頭小,對她的能力有所懷疑。“我人小精干,能說肯吃苦,后來都讓他們刮目相看。”熊元元說,去年冬天,她發現很多人在年關有一夜暴富的心理,經常會去買彩票,于是就應聘彩票銷售人員。那次兼職是她目前賺得最多的一次。
熊元元在學校擔任勤工儉學部部長,在幫同學找兼職的同時,她也嘗試了很多工作。跟一些老板熟了后,他們有什么兼職需求,都會直接讓她干。
不想考公務員想進企業
“她的性格很外向,表達能力強。”熊元元的同學楊景華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熊元元的人際交往能力非常強,能吃苦,放假時同學們都回家了,她要么晚點回家,要么提前返校,平時周末很少看見她在學校閑耍。
父母希望熊元元畢業后能考公務員或當老師,但她卻想進企業。“現在這么多兼職,一方面想多鍛煉自己,另一方面也找一找自己的興趣點,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熊元元說,可能是因為接觸社會多了,自己現在與人交往不會覺得膽怯,對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判斷和處理方式。
大學生求職多留心
有人挖陷阱等你跳
想當模特 得自費拍藝術照
【特征】這類兼職主要針對女大學生,通常稱招模特或歌舞培訓,然后要求應聘者花大價錢照藝術照參選,最后再找借口說應聘者條件欠缺予以拒聘。
【對策】碰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干。如果自己確有做模特的條件或當演員的天賦,也應通過正常渠道報考有關專業,不要脫離現實而想走捷徑。
工作為餌 騙求職者服裝費
【特征】向涉世不深的大學生收取所謂的服裝費、資料費、手續費、培訓費等費用后,遲遲不給安排工作,迫使求職者自動辭職。
【對策】招聘單位提出收取服裝費、押金,或以其他方式變相收錢,都是非法的,很可能是個騙局,求職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試用為名 使用廉價勞動力
【特征】這些不良企業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以試工、試用為理由,試用期沒完沒了,且工資設置極低,錄用后待遇誘人,不過絕不會正式錄用,讓大學生有苦說不出。
【對策】根據勞動法及其相關法規規定,員工在試用期內享有報酬權,月薪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此外,對于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任何試用期的要求和考核應該落在書面上。
名為招工 變相銷售化妝品
【特征】一些公司誘騙大學生上崗,要求大學生交現金作為押金,而后讓大學生去推銷產品,并規定要賣多少產品才有提成工資。完不成任務,公司以此克扣大學生的工資、押金。
【對策】如果在填寫個人信息時,公司只關注一些簡單信息,而對于應聘者是什么學校什么專業,有過哪些工作經驗都漠不關心,求職者就要加倍小心了。
夸大崗位 經理變成推銷員
【特征】典型的粉飾崗位招數。因擔心招不來業務員、推銷員、代理員等,招聘單位就把職位美化成市場部經理、事業部總監等,以此誘惑大學生。當應聘成功后,招聘單位便會以先熟悉工作或到一線先鍛煉鍛煉為幌子,欺騙兼職者繼續工作下去。
【對策】這類招聘信息一般比較簡單,涉及細節方面的東西都未明確注明。因此,求職者要提前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詢問工作細節,認真考慮后再做打算。
考試為名 竊取兼職者創意
【特征】一些招聘單位以考試為借口,把公司接下的項目作為考題直接交給應聘者完成,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況下,騙取應聘者的勞動成果,如程序設計、廣告設計、策劃方案、文章翻譯、軟件開發等,最后并不錄用任何人。
【對策】出于對自身知識產權的維護,應聘者在提交策劃方案時最好附上版權聲明,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使用、復制等,并要求招聘單位簽收。
高薪誘惑 騙你做公關經理
【特征】一些招聘單位許諾能給高薪,讓很多應聘者心動。但這種高薪背后往往暗藏貓膩,要么是騙錢,要么就是拉你加入色情行業。
【對策】天上不會掉餡餅,完全不需要個人付出努力就能獲得高薪回報是不可能的。遇上這類招聘,就倆字: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