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你必須要知道的語言陷阱
如:“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你性格過于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不合適”,“我們需要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你并非畢業于名牌院校”,“你的專業怎么與所申請的職位不對口?”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發問,作為應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無論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么你就已經輸掉了。那么,面對這樣的發問,如何接招兒呢?
□如果對方說:“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
■你可以微笑著回答:“我確信如我有緣加盟貴公司,我將會很快成為社會經驗豐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這樣一段經歷。”
□如果對方說:“你性格過于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不合適。”
■你可以微笑著回答:“據說內向的人往往具有專心致志、鍥而不舍的品質,另外我善于傾聽,因為我感到應把發言機會多多地留給別人。”
□如果對方說:“我們需要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你并非畢業于名牌院校。”
■你可以幽默地說:“聽說比爾蓋茨也未畢業于哈佛大學。”
□如果對方說:“你的專業怎么與所申請的職位不對口?”
■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據說,21世紀最搶手的就是復合型人才,而外行的靈感也許會超過內行,因為他們沒有思維定勢,沒有條條框框。”
□如果對方說:“你原單位這么好,你卻要走,是不是在原單位混不下去只好挪個窩兒?”
■你若結結巴巴,無言以對,抑或怒形于色,據理力爭,臉紅脖粗,那就掉進了對方所設的圈套。應聘者碰到此種情況,要頭腦冷靜,明白對方在“做戲”,不必與他較勁。
挑戰式的語言陷阱,這類提問的特點是,從求職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對于應屆畢業生,面試官會設問:“你的相關工作經驗比較欠缺,你怎么看?”對于女大學生,面試官也許會設問:“女性常常會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如果回答:“不見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那么也許你已經掉進陷阱了,因為對方希望聽到的是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而不是簡單、生硬的反駁。
對于這樣的問題,你可以用“這樣的說法未必全對”、“這樣的看法值得探討”、“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為開場白,然后婉轉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
面試官有時還會哪壺不開偏提哪壺,提出讓求職者尷尬的問題。如:“你的學習成績并不很優秀,這是怎么回事?”“從簡歷看,大學期間你沒有擔任學生干部的經歷,這會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能力”等等。
碰到這樣的問題,有的求職者常會不由自主地擺出防御姿態,甚至狠狠反擊對方。這樣做,只會誤入過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評價。而最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既不掩飾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當,用明談缺點實論優點的方式巧妙地繞過去。
發布時間:2021-01-3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員工的職場法則
- 老板寵愛的都是那些立即可用并且能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一位“前輩”曾經指點,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是因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
- 04-26 關注:14
- 2022年四個轉變心得體會范文精選
-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
- 04-26 關注:15
- 新人入職的職場法則
- 很多新人進入職場之后,認為職場上的人要以誠相待,以心交心,和職場上的人交朋友,然而,職場其實是利益場,大家來職場是為了獲得利益
- 04-26 關注:14
- 2022年樂于助人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男,11歲,鐵力市第一小學五年三班學習委員,現任學校少先隊副大隊長。小小年紀,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
- 04-25 關注:13
- 有關職場法則的電影
-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部喜劇片,但當你帶著初入職場的人的心態來看,就可以換個角度看懂這部片了。里面也反映了初入職場應有的心理準備。
- 04-25 關注:16
- 2022年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生活中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踐行著她的座右銘:“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班里住校生小麗同學的生活費不夠了,她聽說后
- 04-25 關注:11
- 女性職場法則規則
- 女人在職場,美麗者是奇葩,是錦上添花,當大多數的我們不具備美貌時,我認為大方的氣度和得體的舉止非常重要。
- 04-2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