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今年的高考還不到半年的時間,大約有九百多萬的考生將走進考場,打響人生中重要的一場戰役。同時,距離今年應屆大學生畢業也還有不到半年時間,大概也有九百多萬大學生離開校園,拉開人生的下一個大幕——工作。
曾幾何時,腦海中一直徘徊著高三時老師的聲聲叮嚀,要努力學習,堅持下去,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機會進入好的大學,繼續在知識的道路上鉆研奮斗。在老師的口中,大學里的學習是追隨興趣,自我升華的美好階梯。但同時,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大學似乎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現在很多大學已不像過去那樣,只是專注于傳授知識,追求科研。加上大學專業的市場化導向,也對學生的社會經驗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簡而言之,大學已不是單純的吸收知識的象牙塔了,兼職也逐漸走入學生們的大學生活。
賺錢和增加工作經驗是大學生兼職的主要目的,至今都還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兼職工資時的興奮心情。有了兼職賺到的外快,生活的舒適度頓時提升了好幾個level。這便有了繼續兼職的動力。很多人在讀大學時,都將很大一部分時間花在了兼職上。服務員、家教、發傳單都經常出現在大學生兼職的list上。但正如硬幣有兩面一樣。各類事物的存在也都有兩面性。
如今也有很多反對兼職的人,當然他們不是反對學生們想要積累社會經驗,為以后工作鋪路的出發點,而是認為有些兼職根本達不到我們心中所期望的目標。比如說發傳單,晚托老師這類兼職除了給你帶來一定的物質收入外,沒有其他太大的幫助,反而還可能耽誤你的學業,磨滅你對知識的渴求,從而錯過了最應該好好學習,也是最有效學習的四年時間。
確實這已經不是兼職和學習之爭了,而是演變為兼職和學習和社會經驗之間的多方博弈了。
作者:
兼職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