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博州”)公安局獲悉,今年1月至8月,博州共立案電信
網絡詐騙案件268起,較去年同期立案增長27.01%,涉案總金額492.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44%。
今年1月至8月,該州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7起,較去年同期破案增長142%;成功止付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起。其中,博樂市14起,精河縣5起,溫泉縣1起,追贓挽回損失返還554.39萬元。
博州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盧保銘介紹,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多利用
網絡兼職、刷單、貸款等方式實施詐騙,利用高報酬吸引受害人幫其刷信譽,待受害人付款后不返本金及傭金或直接失去聯系,以此方法詐騙。
【案例一】朋友圈的“誠信貸”
“在朋友圈做‘誠信貸’的代理商,可以幫微信好友辦理貸款,并且利潤非?捎^!”今年6月,博州精河縣的居民祖某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樣一則廣告。
“是真的嗎?辦理貸款需不需要繳納手續費?如果需要,手續費多少?”祖某向對方詢問。
“辦理10000元貸款需繳納手續費用1000元,利潤非?捎^!”“誠信貸”立即回復了她,并力邀她做代理。
祖某很快動心了,她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了代理貸款的信息,并收取了哈某、米某等十一人總計22000元后,先后將20000元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轉賬給名為“誠信貸”的微信號碼。但轉賬完,祖某卻發現,對方將其從好友中刪除了,祖某這才覺得自己被騙了。
8月21日,祖某向警方報案。
公安機關提醒:
犯罪分子會利用互聯網或者即時通訊工具(比如微信、微博等),通過超低價格或超低折扣形式兜售商品,還有的利用投資返利等形式進行詐騙,許諾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
受害人在完成交易后犯罪分子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因此,不要輕信網絡上或即時通訊工具(比如微信、微博等)商品交易形式。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案例二】“兼職刷單”賺外快
“添加此QQ號碼,支付寶刷單,在家就能輕松兼職賺錢!”8月22日,博樂市居民盛某的手機接到了這樣一則短信。
盛某便按照短信的提示,添加了做兼職的QQ號碼。
“你先使用支付寶掃描我們這個二維碼,幫助商家進行刷單,之后我們會把你的成本費和報酬一并返還!”對方的QQ號碼不斷閃爍,盛某感覺操作起來并不困難。
但事情并沒有按照盛某預期的那樣,對方不但沒有按照約定支付盛某的刷單報酬,在盛某表示不愿繼續刷單后,其已墊付的8300元也打了水漂。
公安機關提醒:
網絡兼職詐騙類案件中,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絡平臺刷得消費記錄后,將返還本金并支付傭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幾單任務后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了更多的任務后,騙子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室地址的招聘廣告。
發現自己被電信網絡詐騙時應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在報警通話期間要清楚說明對方通訊號碼、銀行賬號、損失金額,其中涉及網絡或即時通訊工具的,要清楚說明對方的網址、通訊賬號、第三方支付平臺賬號;要將被電信網絡詐騙時的通訊、轉賬等記錄進行截屏,同時要將打款、轉賬記錄票據留存,在前往發案地刑偵部門報案時提供相關證據。
作者:
兼職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