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小龍抱著一個裝滿求職簡歷的文件袋,早早地來到省人才市場參加招">
今年,全國有699萬名應屆畢業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
昨日上午,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小龍抱著一個裝滿求職簡歷的文件袋,早早地來到省人才市場參加招聘會,他期待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在人才市場,小龍穿梭在求職隊伍中,一個個展位瞅,一個個崗位看,生怕錯過合適的機會。不到1小時,他手中30份簡歷發完了,但沒有一家單位當場錄用他,都是扔出一句“等電話”。“無論是學校還是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我都去過。半年來,大大小小的招聘會記不清去了多少次。”小龍臉上流露出無奈和焦慮。
記者在人才市場看到,不少展位的桌子上都放著厚厚一摞求職簡歷,個個制作考究,裝潢精美。“為博得招聘單位的眼球,我們不惜代價把簡歷做得更有個性,更吸引人。”同樣在人才市場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吳清說,她今年僅制作求職簡歷就花了500多元,“我同寢室一個女生,為了能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不僅花了上千元做簡歷,還買好了面試的職業裝……”
大學畢業生求職要花多少錢?吳清給記者簡單地算了一筆賬
“除了簡歷要做得精致,‘行頭’也不能太差,到外地找工作還要坐車、住宿、吃飯,到處都要用錢。”吳清說,保守估計,她在求職上已經花費了2000余元。對于還沒有落實工作的她來說,從學校搬出來后,還面臨租房問題,即使與人合租,一個月的房租也在300元左右。“直到找到滿意的工作,估計要花掉四五千元錢。”
來自省教育廳的數據顯示,2013年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249643人,比2012年增加12114人,增幅為5.1%,是畢業生人數增幅最大的一年。截至5月27日,江西省2013屆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74.87%,較去年同期下降3.23%,簽約絕對人數增加264人。
省內一高校就業中心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高校連續擴招,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在求職過程中的開銷也越來越大,“求職經濟”讓不少求職畢業生不堪重負。
與此同時,作為“求職經濟”的衍生品,“考試經濟”也愈演愈烈。為了謀得一份好工作,多一份求職選擇,很多學生選擇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招聘考試,各類考試培訓機構風生水起,其培訓班費用更是水漲船高。
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我市各類公務員考試培訓班的培訓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前段時間是考前輔導,目前學生來咨詢比較多的是面試輔導。”市內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開設的公務員考試、教師招聘的培訓班,每期報名的人很多,由于名額有限,有時候不得不臨時加班。
記者注意到,培訓班里的面試輔導班,有協議班和保過班,這類培訓班費用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有些甚至上萬元。盡管各類培訓班價格不菲、良莠不齊,但畢業生卻趨之若鶩。“如果花幾千元能夠考上,我覺得也值。”江西師范大學畢業生凌同學說。
有關專家表示,“求職經濟”的紅火,除了受連年擴招的影響,還受大學專業設置與市場脫節、用人機制的不完善、畢業生“眼高手低”等影響。緩解就業難的關鍵,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中十分突出的問題,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基層就業,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讓“求職蛋糕”不再瘋狂,直至回歸理性。